群文阅读观照下的史传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19-09-16 13:23张金秀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传记古文群文

张金秀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的瑰宝,而史传文则是其中一朵奇葩。特别是2017年全国卷进行试卷大面改革,变选考中的现代实用传记文为必考史传文,赋分19分,把史传文阅读的地位提到空前高度。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它展示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及祖先的优秀品格,在“立德树人”教育功能上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在讲授时应力求引导学生学习、体味、挖掘史传文的精髓,使其浸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但是因为应试教育,如今的史传文教学越来越背离教学的宗旨和初衷,以致在中学流行这样一句话“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高中史传文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拘泥教材局限化

古传记阅读教学因为史传文的阅读障碍对学生而言较大,所以导致不少语文教师仅敢照本宣科,只讲解课本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对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内容作拓展阅读、鉴赏,缺少必要的引申和拓展,局限性显而易见。教授史传文,需要一种开放性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学习在课内,发展在课外”,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密切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一点一滴慢慢积累,丰厚积淀,提升理解和鉴赏能力,挖掘史传文的精髓,体味史传文中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获得多重人生体验。真正把古传记文“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发挥极致。

二、答题训练模式化

许多学生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不足,遇到一篇史传文,往往连大意都难以把握,可题目却要求断句、翻译、理解。所以,无奈之下,学生答题时会不假思索随便套用答题模式,甚至于文本都不阅读即胡乱作答。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没完全读懂古文,甚至因阅读障碍太大,看完全文都有困难,更不要谈对文本的鉴赏了,在实际考核中,19分的古文阅读得分低得可怜,久了自然恶性循环,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当然,以上列举的只是史传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面笔者将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对以上问题加以探析突破,具体可做如下尝试:

1、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相结合,整体关联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传授学习方法,建构认知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在讲解必修史传文的同时大可打破编排顺序,可以联系讲解选修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对史传文有一初步的整体性的把握。如在教授完必修一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古代叙事文本后,即可开始史传文的授课,把必修四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三篇传记拿来精读,特别是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可一并讲解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所选篇目《项羽之死》,在比较鉴赏中总结《史记》的写作特色。这也契合新课标重视关联比较鉴赏的能力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能比较两个以上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这样的整合阅读,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有助于对古传记文的整体观照。

2、課内讲解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延伸

古文阅读重在积累,而课外阅读积累是古文阅读的源头活水,这口泉眼一旦奔流,文思定如泉涌。高中史传文阅读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将史传文的阅读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读好文、品好文、写好文。具体的做法可尝试如下:教师先讲精讲一篇史传文,再精选出选自同一部史书的另外的史传文,如老师在教授《苏武传》时即可选择《汉书》中的《张骞传》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和多媒体软件,解读这篇文章,最后在课堂上展示,让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谈读后感悟和启迪。另外,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适时补充对应时代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那一时代的大致认知。

群文阅读强调运用整体眼光,统筹课程,课内课外相结合,而史传文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阅读理解方式。坚持将群文阅读理念实施到高中史传文教学中来,定能收效日丰。

本文为“三明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专项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山区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立项批准号为:ZXKTM-1864) 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记古文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别把八卦当传记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称象
嫦娥奔月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