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9-16 13:23初国凯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应用型人才

初国凯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接下来详细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应用型人才 人文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引 言

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目的,根据企业现场的生产流程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的有机结合;是以应用为中心,一方面大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将所有课程有机关联起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大大提高本科毕业生在生产企业的声誉,为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十分注重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并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日本的筑波大学推出的筑波模式,旨在以学科、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推出了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MIT模式;英国牛津大学创新性地将艺术和科学融合到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牛津模式;加拿大以纽芬兰大学为首的众多高校,提出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重点,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本科四年的基础学习,同时还要拥有两年实习经历,才能达到毕业条件。国外高等院校在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时,重点在于将文、理科融为一体,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国外高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诸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高等院校,陆续增加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进一步优化了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支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或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国内高校一直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实践教学在不断改进中。一些高校经过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些试行模式。同济大学提出了将知识、能力和人格融合的“三位一体”KAP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推出了“元培计划”,清华大学提出了“基科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启用了“4+3”“4+2”“4+0”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纵观国内外情况,目前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强调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均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培养方案中。然而,实践教学改革专家在提出改革實践教学模式时,并未过多地考虑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导致缺乏成熟的、可以推广的经验和案例。

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实践与理论结合不紧密。培养模式、实践环节、学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如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以及“3+1”培养模式等。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实践与理论结合不紧密。往往是理论学习结束后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理论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真正动手的机会;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往往以“参观”较多,流于形式。材料成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只有在实践中去学习理论才能真正理解其精髓,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积累经验,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能力。

2.2重视课程内容改革,忽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在搭建合理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方面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速度跟不上工程实践教学推广的速度,如很多高校的教师在工程能力方面知识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改革在推进时出现较大阻力;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工程意识,使得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工程模式”为主导进行教学,转而变为“科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等。

3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3.1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地方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教师实践能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材料成型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企业、行业共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首先,安排教师到相关的企业或行业进行工程实践学习,通过工程的实践,把本专业最新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及工程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工程实际。材料成型专业每年派出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企业工作岗位的锻炼及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其次,材料成型专业聘请司的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指导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同时定期邀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企业或行业专家来专业开展专题讲座,使材料成型专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大量提升。其三,通过校企合作共享校企资源,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解决工程企业在技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时与企业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3.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是对理论课程的补充,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来处理、分析、解决现场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贴近现场,不能敷衍了事。如目前钢铁企业产品结构中发展最好、最紧缺的是轨梁钢,而产能过剩最严重的是建筑用钢。因此,在型钢工艺课程设计中不能设计建筑用钢,应结合发展需要,选取重轨作为型钢设计的重点,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度和自豪感。因此,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并理解相关专业知识,在课程设计中得到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为以后的现场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3.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课程评价体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体系。如在课程设计实践课教学任务结束时,让学生阐述设计思路、步骤、方法、工艺规程及与现场的对比,评价时结合学生的阐述提出问题,最后将评价结果交予企业专家评阅,从而实现过程控制和结果优化的有机结合。

结 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工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系统化、复杂化的过程,本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等方式,将教学、科研、实践三方面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积极性和广泛性。通过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得材料成型和控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符合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少锋,柳秉毅.基于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6):21-22.

[2] 王建军,李勇帆.工科实践教学的人文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6):77.

[3] 王建玲,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23-24.

[4] 张俭民.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37(5):78-80.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