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华 孔庆国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出了明确界定,在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任务。文章分析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提高策略,即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通过联系生活实践启迪学生多元思考,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王春华,山东省泰安市泰安第一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孔庆国,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中学对外交流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理论。(山东 泰安 271000)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7-0057-0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高中生语言基本能力、语文素养以及语言思维等多种能力与素养的综合体现。此外,语文写作在高考中有较大的分值比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即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该课程标准还对高中语文写作学习要求做出了规定:引导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想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能够推敲、提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对情境的感知中实现真实的表达,有自己的认知与见解,并在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基础上,实现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品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的语文学习与探究方式、基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审美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也就是说,在基于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以及探究能力。
教师应根据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求和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高中语文写作要求学生实现真实情感的表达,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情境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仿真的,但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展示欲望,才能够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快速进入写作状态。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刚刚告别自己的初中生活,对于陌生未知的高中生活或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或是迷茫无助、需要倾诉。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徐志摩重返剑桥大学而写的《再别康桥》后,结合学生的现有心境,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进入“再别母校”的情境,将自己对初中生活的怀念、对初中校友的思念、对初中恩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有了徐志摩先生如痴如梦般金柳艳影、竹篙撑梦的情绪铺垫,学生在情绪上极易产生共鸣,在结合自身经历与情感的过程中进入写作状态。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扫除学生“迟迟难下笔”的写作障碍,让学生在渐入佳境的写作状态中实现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2.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建立写作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思辨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教师可以将社会的热点事件、话题引入课堂,如“史上最暖图书馆”的话题,当教师将温州的这家图书馆的故事展示给学生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图书馆真棒!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从这一个角度进行思考的,即“与自己无关”的角度。这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从“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内的普通读者”“进入该图书馆的乞讨人员”以及“负责该图书馆卫生环境的基层工作人员”等不同角度对该事件发表看法。学生会发现当自己转变了角色,所看到的问题是不相同的。当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思路后,教师再以《鸿门宴》中的人物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物入手思考该事件,事件的全貌会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从生活事件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写作角度的转换,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
3. 拓展教学元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升谋篇布局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之后,学生对《离骚》中的华丽辞藻产生了深刻印象,在端午节、中秋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散文、诗歌等形式完成相应主题的海报设计和主题活动方案撰写。以端午节为例,在以往的端午话题写作中,端午安康、端午飘香等词语高频出现在学生的写作中;在以中秋节为话题的写作中,学生想到的也多是“葡萄美酒夜光杯”。这种固化的思维制约了学生写作个性与写作创意的体现,学生学习完《离骚》《赤壁赋》,如何将喜欢的诗句、词语融入相应主题内容的写作,就成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而学生也逐渐开始喜欢对自己笔下的文字进行反复修改、提炼。尤其是在随笔、诗歌等较为简短的写作训练中,学生更加在意字斟句酌,在学生形成这样的意识后,教师不妨将这些词语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中感知汉字的美妙。
基于學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仅是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提出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实现多元思辨;融入文化元素,引导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措施,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有益启示,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实现思维发散,提升核心素养。
[1] 常珊珊,李家清.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2] 王美蓉.高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2011,(4).
责任编辑 袁静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