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一个单元包括:Warming up; Rea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 language and Workbook内容非常丰富,因此,许多老师认为教材的内容太多,若按照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来做,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经过反复研究,我发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对教师用书中教学建议的各种教学形式很生疏,对每课时的重点,难点及练习量和训练层次把握不准,对每个教学步骤间的内在联系缺乏透彻的理解,他们习惯每教一项内容,都要求学生理解并达到“四会”,其结果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提高了训练的层次和难度,无形中增加了课堂容量,于是出现了“时间紧,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旧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语言机械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而现在要求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教法的手段改革也应随之推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交际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用书中教学建议,正是据此编写的。
教师用书为实现课堂教学教计划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步骤和比较合理的教学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法问题已经解决,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按教学建议开展教学活动,也可以自己设计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而且教学建议中不可能明确到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如巧妇为吹,柴米油盐齐备,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烹调技术,才能做出好饭菜。因此,要改进教法,以适应教学的要求。
不少教师抱怨教学建议虽好,只是自己的学生素質差,不能配合,所以推进教学很吃力。事实上,有些老师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交际化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学是很难进行下去的,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反应迟钝、勉强,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所以在起始阶段,注意坚持指导学生开展两人一组的对话,小组会话,表演复述等交际化的训练形式,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找到学好外语的途径,一般情况下,坚持半个学期左右,学生就可以逐渐习惯这些口语活动形式。
找出了原因,就要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这种情况。
1.熟悉教材。为了使课堂高效,达到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通读全书,至少掌握全学期的教材,吃透教材内容,以便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分清哪些是重点,哪些非重点,不至于平均使用力量,在具体备课时,要把每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个单元里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四会”要求,“三会”要求或“二会”要求,哪些甚至不做要求,以便在讲课时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切记把每课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备课,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反而容易被忽略掉,不仅教学效果不好,也难以完成教学计划。
2.进行单元教学,扩大语言输入,突出重点,抓关键。教材中要求四课时为一单元,每单元都有新课和复习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反复出现,因此需改变以往的一篇课文单独备课的方式,而英语单元备课,把每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处理,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教材的框架脉络,整体和层次,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分科落实要点,突出难点。
3.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如果能积极配合,能够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尤其是外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在每节课的时间内,教师要精讲多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排除他们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尽量让他们开口说英语,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两人对话,小组活动,分排或分行的活动,半个班级全班的活动等形式,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几个同学到教室前边做示范表演,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全班学生都开口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又可以把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达到通过实践学好英语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学生彼此间的对话,达到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看起来似乎费时费力,实际上,他们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不知不觉地理解并掌握了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及其用法,达到了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以达到为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的教学目的。
4.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外语环境。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多数外语教师致力于传统的语法分析法,这种注入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已很少有用英语组织教学的习惯,而这种传统的语法分析法和段意析译法是很难上好英语课的,为此,教师要坚持在教中学、学中教,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外语环境,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从教学的第一天起,就要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这也是提高学生为交际使用英语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所以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熟悉教材,钻研教材,充分备好课,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有可能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就不会存在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作者简介】钟小玲,化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