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园洁
摘要: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的一些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政治标准量化难、缺少学院之间的比较、公平性难以保证等问题。本研究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点,归纳出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应重视的要素,以保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并协调好书院与学院的分工.在“双院”协同的基础上做好学生党员的培训、考察和吸收工作。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双院协同
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容易出现重视成绩、忽略政治标准等问题。中共中央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能适应当前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解决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书院制管理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主要是为了实现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为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交流活动等措施,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南京审计大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实行“双院”协同育人:学院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指导;书院则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社区,着力推进通识教育。
一、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部分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政治标准量化难。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工作既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抓专业学习。一些高校在发展党员时设计的考评指标较多体现的是学习能力等显性指标,而政治标准量化则比较困难。这些高校在考察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教条”标准、简化标准、变通标准、曲解标准的情况。高校发展党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有志于入党的学生的考察应贯穿其申请入党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高校要始终把学生的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能仅将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作为衡量标准。比如,厦门大学的“洁洁良”事件,这个事件充分说明了发展党员时注重政治标准的重要性,要时刻警惕在各种荣誉证书下隐藏的“两面人”。
第二,缺少学院之间的比较,公平性难以保证。在传统单一学院管理模式下,很多学生党员只和本专业的学生有所接触,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交流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容易被专业壁垒限制,其思维、眼界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不能真正成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此外,一些高校根据各学院人数划拨党员名额,再由学院进行院内选拔。由于学院之间存在人数、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选拔的细节由各个学院单独决定,学院与学院之间党员发展工作的公平性难以保证,致使学校党员队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二、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优点
書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首先,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严把政治关。书院制管理模式在学院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方面的优势,正如十九大党章修正案增写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的要求,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等可量化指标,而且要注意“小事”,要在小事小节中考察学生人品,知晓学生作风,观察学生党性。其次,“双院”联动协同考察,多维度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在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学生既属于学院,又属于书院,学生日常生活和通识教育由书院直接管理,专业学习由学院主要负责。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开展过程中,学院提供学生的绩点、学风、治学态度等专业学习方面内容,书院则考察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标准、群众基础、生活作风等通识教育方面内容。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结合书院和学院的考评意见,高校党组织能较科学、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真实素质,以确保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把信仰坚定、动机端正的优秀学生吸收进党的队伍。再次,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社区育人能完善党员发展考核机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书院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社区的育人功能,将考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公平性。书院融汇着多个专业的学生,这样不得不打破专业的限制,即破除了“学习成绩一锤定音”的情况,将考核标准更多地放在了德、体、美、劳上,从而鼓励学生注重综合发展、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党组织在党员发展的学习、培训、选拔、考察过程中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多交流,这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眼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书院制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素
为了充分发挥书院制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优点,高校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审核申请入党学生的政治标准
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政治素质是第一道关口,高校党组织要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这是因为,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所培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可靠与否,政治素质可以考察党员在关键时期、大是大非面前立场的坚定与否,考察其思想是否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否坚定理想信念,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新生入校时,教师要上好第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在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青共校培训、党校培训、申请发展成为预备党员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入党动机教育。同时,也要通过笔试、面试、社区考察、群众谈话、政治学习、实践活动等形式,“双院”协同考察,严把政治标准。
(二)把握发展党员教育的周期律,针对性开展培训
《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细则》对党员发展的培养、教育、考察、吸收环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学生从入校到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再到成为发展对象等环节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点,这些时间段会形成党员成长周期。高校党组织要根据每个周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学生顺畅地接受和内化教育。入党前注重党章党史教育,入党时注重党规党纪教育,入党后注重先进性意识教育,入党动机教育要贯穿全过程。高校党组织要把握好这几方面,以达到不断修正、不断端正的效果。
(三)完善党员发展的考评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要明确客观、公正的考评要素,一定要较全面地知晓学生的真实表现,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由书院和学院分别就政治素质、入党动机、道德修养、群众评议、学习成绩、治学学风、社会工作、所获奖惩、志愿服务、宿舍卫生等方面进行考评。其中,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治学学风,其他方面由书院负责。书院和学院意见汇总后由申请人所在党组织结合党支部或党小组组织的面试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做到优中选优。
(四)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搭好“双院”协同的桥梁
基层党务工作者始终贯穿在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党员发展的客观公正离不开基层党务工作者坚持标准、履行程序、规范培养考察和严格审查把关。基层党务工作者要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培养良好品德,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创新工作理念,同时也要严格规范组织程序,熟悉各个环节的规律,公平公正地开展党员发展工作。书院制管理模式更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肩负起沟通的桥梁,将各个学院和书院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四、结语
书院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需要协调好书院和学院的分工,在“双院”协同的基础上开展党员的培训、考察和吸收工作。在党员发展工作中,高校党组织要特别注重对政治标准和入党动机的考察,并不断完善党员发展考评机制。高校党组织要结合“双院”的考评意见作出综合判断,以选拔出政治坚定、动机端正、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