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最早的豆既不能种,也不能吃,它就是一个盛东西的器皿。
豆是一个象形字,开始是指一种专盛肉食的器皿,《国语·吴语》中说:“觞酒、豆肉、箪食。”意思就是用觞盛酒,用豆盛肉,用箪盛饭。我们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豆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豆”字最上面一横就代表盖子,下面的“口”表示“豆”内盛有食物,接下来的两条竖线就代表高脚(柄),最下面一横就表示底座(镫、跗)。豆,《说文解字》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凡豆之属皆从豆。《诗·大雅·生民》:“印盛于豆。”《卖柑者言》:“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这里的“豆”都是盛肉羹的器皿。
“豆”的质地不同,叫法也不一样。《尔雅》:“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豆”字作为一种容器,与杯、碟、碗、盆一样,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量词。《左传·昭公三年》就记载说,齐国有豆、区、釜、钟四种容量单位,“四升为豆”,即四升等于一豆。《周礼·考工记》:“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里的“豆”字都是应该作量词来理解的。
既然“豆”是一种容器,那豆类植物古代是用什么字代替的呢?“菽”!“菽”字就是古代豆类植物的总称。《说文解字》日:“未,豆也。象菽豆生之形也。”《春秋·考异鄄》:“菽者稼最强。古谓之未,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又说:“然大豆日菽,豆苗日霍,小豆则日苔。”《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小民采之。”《汉书·五行志》:“菽草之难杀者也。”还有陆游的《湖堤暮归》“俗孝家家供菽水。”等等,这里的“菽”就是我们今天的“大豆”。
由于“豆”“菽”两字在古代读音相近,再加上大豆太像盛东西的豆了,它们逐渐被人们通用。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干脆把“菽”称为“豆”,这样就有了作为植物的“豆”字了。《漢书·杨恽传》:“种一顷豆。”陶渊明不为斗米折腰,归隐故里,亲耕田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何锄归”。《齐民要术》:“四月时雨降,可种大下豆。”还有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这里的“豆”已完全是表示植物的“豆”字了。
豆也算是全身是宝,豆可食,箕可做柴草。曹植就曾经在一首诗里将豆和箕用得恰到好处:“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为食物的豆,用处也很广,按照《本草纲目》的说法,它是“可食、可酱、可豆、可油、可腐”的。这里的“可腐”,就是可以做豆腐。因为传说豆腐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而刘安自杀之前,一直攻击儒家是“俗世之学”,所以豆虽然在古代是用于祭祀的器具,但以后做出来的豆腐是不能进孔庙的,怕豆腐噎着了我们的孔圣人。
“豆”字变成植物后,作为器皿的“豆”字虽然没有立即消失,但人们已经很少用到它了。到了今天,“豆”字早就没有了器皿的身影,但我们了解“豆”字的来源,还是有利于我们阅读古文,传承汉语言文化的。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