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

2019-09-16 02:40张雪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优化措施问题

摘   要:中学地理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板书设计能够提升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随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走进地理课堂,板书设计受到冲击和影响,在设计和运用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文章总结了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板书设计;问题;优化措施

作者简介:张雪,南通大学研究生。(江苏  南通  226000)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9-0085-02

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多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地理课堂中。与传统的黑板板书相比,多媒体演示所具有的综合性功能有一定的优势,视觉效果清晰的演示文件有利于使学生注意力集中。[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和策略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使学习者获得必要的学习经验。

一、中学地理板书设计存在的问题

1. 板书设计被忽视。在笔者观察的多节地理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甚至有教师全程使用多媒体课件,而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很多地理课堂上都没有板书,而是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本应该呈现在黑板上的内容,致使板书设计被忽视。

笔者认为,板书不仅要向学生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所涉及的知识点,还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知识网络,让他们从中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2]实践发现,使用多媒体课件会导致教学内容分散,造成知识点分布不集中,学生很难对教学的内容有整体把握,更不必说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了。

此外,如果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完全代替板书,那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都将受到约束。不少教师认为,在课件中已经将重要知识点以及知识框架展现给了学生,其效果和在黑板上板书大同小异。其实不然,在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图画面前,一张满是文字的幻灯片能引起学生多大的注意力呢?令学生印象深刻的可能是某一插图或材料内容,而不是知识点,更难以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 板书的内容、形式不当。地理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地理教学中应该重视板图、板画的设计与使用。画板图是地理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如果教师能在讲台上轻松勾勒出中国地图的轮廓,无疑会成为學生崇拜的对象,这种崇拜感比多媒体更具吸引力,还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记住或学会板图的画法。

笔者认为,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多种形式的板书。例如,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内容不同,板书设计的形式也应有一定的变化,而不是单一的提纲式板书。课堂上的板书应有预设、有设计,一些教师在备课时不思考板书的内容和形式,导致学生们听得云里雾里,做笔记时无从下手,影响了课后复习的效率。

3. 板书由教师包办。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开展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几乎没有参与板书设计的机会,教师一味地讲,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有效发展。实践证明,采用这一教学方式会在某些程度上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相违背。

二、板书设计的优化措施

1. 板书与多媒体携手共进。不同的教学手段有着不同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可以将书本上的静态图动态化,但它在师生互动上不如板书;板书作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呈现方式以及视觉效果上不及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教学主线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呈现丰富多样的内容,快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弥补板书在动态演示上的不足。实践证明,通过板书和多媒体的有效结合,以板书为纲、多媒体为辅,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一一突破,并向学生展现地理知识的美。[3]这样强强联手、相辅相成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填补两者的缺陷,使板书与多媒体教学两者达到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的效果。

例如,在处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用幻灯片展示清晰的《南方地区地形图》,同时在黑板上勾勒出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并用线条和圆圈在相应位置画出主要山脉、地形单元,从而简洁又有效地引导学生记住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单元。又如,在比较南北方地区耕作制度、耕地类型和主要农作物的差异时,教师就可在多媒体上展示耕地以及主要农作物的图片,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并在黑板上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对比,因而将多媒体与板书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2. 板书要“留白”。在地理课堂中,黑板板书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呈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时间和空间上留给学生接受和思考的余地,关注学生自身认知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要有“留白”意识。落实到黑板板书的设计中,留白就是指教师出于启发思维的目的而特意把一些内容控制不写或是以开放性的内容代替总结性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或者把板书设计权交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例如,在讲解亚洲地形特征“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先带领学生关注一些河流的流向、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如长江、湄公河、叶尼塞河等,让学生推测亚洲的地势特点,学生经思考后得到“中间高四周低”这一结论,教师再要求他们寻找证据证实这一猜测。此外,教师还应该包容学生在参与板书设计时不太完美的呈现,要为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

3. 把握展现板书的时机。课堂板书的展示时间要与课堂讲解有效配合,也就是板书展示的时机要得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因为板图、板画能够醒目地表示地理事象的分布、迁移和演变发展过程,适合边讲解边画图,促使视觉和听觉同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板画主要用于表现一些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或发展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笔者认为,利用地理板图可以进一步简化教学地图,能突出重点,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中国主要山脉的记忆,教师如果能在黑板上描绘出中国轮廓图,用同一色彩画出相同走向的主要山脉,通过边板书边讲解,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板书形式。首先,教师应充实理论知识,板书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板图板画型、表格对比式、图文式等。其次,要明白板书设计形式的选择是为了恰到好处地凸显教材实质,为内容服务。不顾教学内容,为了展现多样性而勉强选用多种板书形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板书的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当然,无论是何种板书形式,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在领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吃透教材、钻研教材,并培养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板书从诞生起就被当作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加以应用,它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板书设计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手段。是否精心设计板书能反映一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和领悟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有效利用板书有助于带领学生准确、高效地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以及概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Attila Szabo,Nigel Hastings. Using IT in the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should we replace the blackboard with PowerPoint?[J]. Computers &,Education,2000,(3).

[2] 张淑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3] 黄惠.初中地理板书教学现状评价与强化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4] 宫青.论课改背景下初中阅读教学的板书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优化措施问题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