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教育要在学生的思想与实际生活中凸显三观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要在鲜明的价值观教育下展现出当代高中生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与社会和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关键词:高中政治;社会实践;发散思维
作者简介:赵霞,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文峰中学教师。(甘肃 定西 73050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9-0051-02
高中政治教学实质上是思想价值观的综合教育,也是对方法论的辩证推理与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善高中生的人格、性格与社会价值取向。要完成这一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内外发挥教育与管理在思想范畴内的作用,并不断提高学生在认识与方法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成功效能。但无论从何种方法论出发,都需要学生有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归纳,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基于思维发散进行分类和比较,完成从感性材料到理性抽象思维的质的飞跃。
任何一种理论的学习都要有丰富的印证材料进行逻辑证明和验证说服,任何一项理论指导都要有丰富的实践并被反复验证,才能构成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内部逻辑,从必要条件出发进行说明是常用的验证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偏重于纯粹的理论学习,就很难对理论的内部逻辑和现有体系形成较为清晰的系统认知,从而产生混淆或疑惑;学生如果偏重于对印证材料的积累而不关照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会对课本中的理论认识产生偏差,甚至是误区,常常表现为对政治学科的学习死钻牛角和不认同。因此,教师要在充分的实例基础上重点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引导和论证教学,这一过程也需要学生依据事实自觉提炼共同因素等进行抽象陈述和完善证理依据,并通过常用的认识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最终完成对理论的具体认知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依据就是丰富的实例和对实例的分类与比较,然后发现其固有的联系或生成规律的条件和影响要素、表现出来的特征,甚至是发挥作用的范围与制约因素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辨析和严密推理,促使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理性,同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理性思考,完成对理论和生活的再次认识和准确陈述。
学生从一定实例或者一定理论出发形成对生活的再认识,是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与学习背景下展现出的发散思维的特征和魅力,即鲜活的生活实例和永远充满活力的政治理论体系。学生任何一次发散思维的展现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明证,这对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高中生形成理性认识、提高改造两个世界能力的关键途径;凡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充分的联系并活跃展现出来的验证过程就是发散思维展现的过程。
任何一个多元化、多角度、多层面的理论实证过程是在已知感性材料的引导下学生对所有材料的感知、归纳与分类,这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综合分析得出验证结论和反馈认识。在大量纷繁复杂的筛选、抽象等思维拓展下,学生理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被无限扩大并延伸下去,学生能够从最初的理解能力转变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应用能力,即分析现象、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梯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潜力会随着感性材料的不断积累和理论体系的不断增长而得到提升,以此形成独特的抽象思维习惯和思维性格。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深刻构建学生的思维性格,甚至是学生人生的发展程度。
1. 学生心理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内涵。学生个体千差万别,在每一项活动中都有鲜明的指向性和个性化特征。教师要把政治教育与管理同时结合起来,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分层教学和过程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提升效果,延展性评价和学习性格的评估能促使学生对自我思想进行改造。此外,学生富有代表性的经历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认同事实是构筑学生认识的基础材料,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在教学中,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和两个世界的改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使命感的感召下,学生会对政治教育这门课程进行深入研讨,最终形成自觉、主动学习和改造自己的思想基础,这是政治课教育最富有创造意义的地方,也是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2. 善于质疑和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进一步升华。对学生来说,创新是独立思维展现出来的一种形式,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就很难在各种辨析与逻辑中理清论证思路,也很难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政治教育中常常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思考和衡量,实质是促进思维方式的进一步变化和思维梯度的矢量控制。没有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政治教育课堂和没有出现质疑声音的课堂是没有创新思想的课堂,也是没有活力的教条式课堂。高中政治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也是哲学思维的充分辨析和内涵的丰富再现。
知识巩固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完整系统的感知与体悟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师教学没有了生活实际作为源泉,课堂很容易变成“唯书本”的僵硬教条,没有了真实材料作为研究社会科学的基础,教学就是空中楼阁,学生的学习云里雾里、不辨所以,教学没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这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实际生活最能启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这意味着实际生活中有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抽象能直接提升学生认识水平,拓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反复性验证和多元化思考是最能提升学生思维水平的方法,一切实践都可以是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甚至是理性思维的工具,并在极深和极广的程度上不断验证真理的正确性与生命力。
总之,教师通过延伸拓展政治课堂教学中教育思维的梯度,能够让学生不断感悟发散思维的创造力和辨析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能力。
[1] 袁艺.让学生掌握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高中政治课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思考和探索[J].科学咨询,2004,(12).
[2] 李栋.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3] 周宁,梁海樵.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01).
[4] 王悦.探究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
责任编辑 於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