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河
2016 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并提出教育性、实践性等四条原则以及“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目标。
“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的意见,给学校课程包括具体的学科教学与研学旅行的融合提出了任务。一方面,研学旅行,也只有与校内的具体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才不致于游离飘荡,只游不学。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具有的集体的校外的活动式课程特点,也能促进学生因为这个课程特点带来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强化,从而促进具体学科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研学旅行交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语文学科如何作为?语文学科在与研学旅行有机交融过程中,首要的当然是抓住研学旅行尤其突出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学习、发现学习”等学习方式特点,设置体现上述学习方式又交融语文学科特质的研学旅行活动。其次,还要借助研学旅行的学习载体,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首先,语文为主的研学旅行,在研学旅行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全程的语文化处理。所谓语文化处理,就是该环节的活动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质。这样的语文化处理,一者使研学旅行的语文性随时得到强化,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藉以进行;一者利用语文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也可使研学活动具有的主动性、合作性、开放性和发现性的特点得以强化。
以研学旅行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天气等原因而经常出现的行程和活动改变为例,研学指导老师如何处理这个经常出现的突发情况,就体现了教师语文化处理研学突发事件的生成能力。教师要在这行程和活动的改变中,自然而不着痕迹地及时生成语文活动。这样的语文化处理,因为语文学科的综合实践特点而易于生成的趣味性、挑战性,而能及时转移和化解学生因为行程改变带来的失落等负面情绪。
以一次春末夏初郊区学农的研学旅行为例来说,明明安排好了出行日期的这次研学旅行,因为出行当天北京地区常见的风沙天气,被迫推迟。如何化解已经准备就绪、跃跃欲试的同学们的失落甚至怨气?老师适时地在班级微信群发动了相关的语文活动,即用对联、古诗文窜词仿写的表达形式,表达“天公不作美,阻我研学行”的感情。老师示范之作的情感基调是幽默达观、自我劝解的,而同学们的即时作品,更是精彩纷呈,如“东风不与学子便,风沙满天锁郊游”(张功颖),“郊游难,郊游难,多黄沙,今安在”(周奕衫)等。
此次研学活动,因风沙事件及时生成的语文活动,也激发起了同学们用对联描述后续研学活动的创作激情。同学们研学旅行后,把“种植玉米”和“野外烧烤”的行中课程也用对联的形式加以表达。略举两个精彩案例,描述北方干燥风沙区种植玉米的,安文同学的对联是:众人犁土种种土下土生土长,春风扬沙雨雨沙上沙干沙潮;横批,翘盼雨水。描述中午野外烧烤、自行解决午饭的,马宇麟同学的对联是:风吹沙舞学耕种辛苦在体,炉烤火飞做美食欢乐于心;横批,甘苦自得。对联、仿写,短小精悍,适宜研学旅行突发事件的语文化表达。
这样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与课内学习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相比,因为课外现场感、鲜活感因素的融入,更易于激发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意识,也更易于激发学生研学旅行的“主动性”。研学活动的主动性和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于此得到了自然的交融。
其次,语文为主的研学旅行,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环节。即研学旅行课程,要在行前、行中和行后课程的创设中,体现“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训练。
(一)行中课程,要在研学的趣味性和合作性中体现“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
第一,作为活动课程,趣味性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特征之一。研学旅行的行中课程的设置,不能设置成纯粹的“研究性学习”,要体现现场的“浅而正”的趣味性。不能以纯粹研究性学习的“深而偏”冲淡趣味性;当然也不能以现场的“浅而俗”的趣味性,抵消研学旅行的正规性。教师要在趣味性中潜移默化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就要充分理解和调动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式,比如多媒体、自媒体的表达方式。这样的学习与交流方式,也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18个学习任务群中“跨媒介学习与交流”的学习与交流方式的体现。除了学习方式的趣味性,行中课程的目标设置也要有利于趣味性的激发。
学习了《红楼梦》后,我们利用北京大观园的研学旅行资源,开发了“导游大观园,趣说红楼人”课程。其中,大观园研学旅行的行中课程,充分放大了趣味性。
首先是行中课程目标的预设,遵循了“浅而正”的原则,使学生易于上手,也有利于趣味性的激发。此次大观园研学课程的行中目标,就限定在有创意地讲述大观园人事,从而熟悉大观园人事。这样止于人和事的导游,就避免了因为深入探究事件背后的人性等,而可能带来的对现场性和趣味性的冲击。其次是创设了趣味性、创造性交融的导游形式。有小组在达到基本要求,完成”说”的环节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创新导游形式。小组同学模仿宝黛二人的经典对白,即第二十八回的“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一段经典对白。这一段对白,穿插在关于怡红院主人宝玉的导游词中,就显得真切引人,令人回味。
第二,合作性是研学旅行的重要特质。“研學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使学生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1]“集体”的特质,表明研学旅行必须关注合作性学习。这种合作往往借助有趣的需要多人彼此呼应的活动开展。比如“大观园研学旅行”,有以下体现合作性的“行中课”设置。1. 按照预先分工和顺序,各人和所在小组为全体同学、老师和家长做导游解说。2. 作为游客的同学和家长等提问关于景点的人和事,提问限于事实层面,不做评论;负责导游的同学回答,导游同学所在小组内其他同学优先参加回答。其他小组内同学也可回答。小组的同学要有团队意识,熟悉小组内同学负责导游的景点。3. 老师和家长协助拍照,并和其他同学一道,现场无记名为每位导游同学给出评价的分值。
(二)行前课程准备,要有充分性
首先,目标清晰,切实可行,是准备充分的第一要著。如果是与语文学科交融为重点的研学旅行,目标的切实可行,第一是目标设置要精要。精要,才能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完成目标。第二是目标设置,要以可操作性的活动体现语文性。活动才是有可行性的研学旅行,语文性才能保证研学旅行是以语文为主的研学旅行。以上述“大观园研学旅行”为例,设置研学旅行的主要目标为:1. 学会导游词写作并能现场流畅清晰地导游;2. 熟悉与大观园中主要人、事有关的住处、景点,并能写好相关导游词,现场解说;3. 完成研学旅行行后课的写作练习。这个目标包含了“说”和“写”的活动,涉及行前、行中和行后。
其次,如果研学旅行与语文性显著的活动如名著阅读有关,这个充分性主要体现在深入细读文本上。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即使是行前的文本细读活动,也要巧妙设计,融入趣味性。还是“大观园研学旅行”,行前课程,我们设置了一系列趣味性的细读作业。第一是要求学生以对联的形式,概括每个章回中的重要事件。第二是写作主要人物传记,任选一二三人称中一种,为主要人物写传。为了激发兴趣,还引导全班三个小组分别以一二三人称,为晴雯写传。不同人称中的晴雯,体现趣味多样的叙事写人之妙。第三是为大观园景点写作大事记。第一偏重单向概括提炼,初步熟悉情节。第二第三偏重多向整合提炼,深度熟悉情节。这样多角度的重在把握情节的趣味读写训练,为行中课程目标的设置和落实,奠定了基础。
再则,上好研学旅行行前准备课。有些研学旅行“行中课”中的活动,需要行前高质量完成与行中活动有关的准备课程,才能确保研学课程“行中课”有效充分地开展。还以上述“大观园研学旅行”为例,我们设置落实了如下准备课程:一是导游词写作辅导微课;二是在同學们对导游任务清单扬长性、个性化认领后,导游中“说”的技能训练微课。主要有:1. 主要景点导游任务认领,主要景点导游词包含两部分,即“人”(跟谁有关)和“事”(这个景点发生了哪些故事);2. 对着镜头,自我练习导游词的陈说:练习表达的流畅,练习神情和手势的得体,练习脱稿表达的“说”的能力。
最后,研学旅行开始前,师生预先商定好导游水平的评价标准。自然流畅、声情并茂地讲解出与该景点或景点主人有关的事件两件以上,满分60分。恰当选择相关音频,“说”中穿插电视剧《红楼梦》中对话让观众“听”,以便辅助表达“说”,满分20分。在主要的叙事性导游基础上,给出精要的一两句“点评”的,满分10分;其余有创意的导游形式,满分10分。有了每次研学旅行课程的具体评价标准,才能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日渐完善。
(三)行后课程,要能巩固行中课程的获得,并从语文的角度体现出课程的延展性
行前课程和行中课程的设置,讲求“趣入”和激发;行后课程的设置,讲求“深入”和拓展。以与名著阅读有关的研学旅行为例,如果说“行前课”是“细读文本”的“趣入”和激发,“行后课”就是“活用文本”的“深入”和拓展。
例一,上述北京大观园研学旅行行后课程设置——
1. 参看“赏析类文章写法”微课PPT,为大观园任意一个景点的人、事写一篇赏析读解文章,必须符合赏析类文章的文体要求,1000字以上。2. 以《红楼梦》为素材,完成2017年北京高考第一道作文题“说纽带”的写作,文体是议论文。
研学旅行可以有“唐诗之旅”“大观园之旅”这样语文性显著的项目,也可以有其他学科特征显著而语文性较弱、语文性为辅的项目。语文为辅的研学旅行,追寻挖掘语文性时,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是适当渗透原则,第二是充当工具原则。
所谓“适当渗透”就是在其他学科为主的研学旅行中,自然渗透语文的因素,而不是强行插入语文成分,甚至喧宾夺主。人文学科为主的研学旅行,如偏重历史的革命传统教育的井冈山“红色研学旅行”,偏重历史的华夏文明教育的洛阳龙门石窟“黄色研学旅行”,偏重历史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岳麓书院“黄色研学旅行”,是易于渗透语文的因素的,本来文史不分家。关键是要能与历史这样的邻近学科,形成互文性的研学任务的适度设置。这个设置,应该既能呼应邻近学科学习任务,又能适当渗透语文学习特质。
例二,暑假的“黄山研学旅行之黄山毛峰篇”,本来偏重于地理、历史和生物学科。同学们也早已经做了这些方向的行前课准备,如以下资料的整理分别关联地理、生物和历史。地理的: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是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黄山毛峰喜欢“登高远望”。生物的:山地丰富的腐殖质使得茶叶中具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和茶碱的含量也是茶中翘楚。历史的:谢裕大和黄山毛峰的历史。
在此背景下,语文又如何渗透?当学生兴趣盎然地参观并亲自实践了现场炒茶后,当学生听讲了黄山毛峰谢裕大的艰难创业史后,语文老师应该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设置能调动激发学生“观察、体悟、表达”的语文性的研学项目,主要供学生行后选择完成。与地理历史和生物组的“共同基础性”的作业要求不一样,语文的研学项目,也只能作为“多样选择性”的要求渗透体现,让真正有兴趣深入探究的学生选择完成。我们设置的语文性的供选择完成的行后作业,是阅读陆羽《茶经》和王旭峰《茶人三部曲》,选择一个角度写出读书报告。这个读书报告的设置,其实已经是一种远距离的外围渗透了;近距离的学习已经被地理、生物和历史学科分解了。
例三,北京郊区春末夏初农业种植研学旅行课程设置。
这个研学,主要关联学科也是地理和生物。为了渗透语文性,就有如下的关乎时节和地域特点的行前行后作业。
行前作业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在地理老师布置的网络搜索整理二十四节气相关常识基础上,语文老师推荐“老树画画”中有关二十四气节的内容。“老树画画”诗画乐一体,诗的清新清纯气,画的生活日常味,乐的民谣民歌调,可以引领学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生运用以诗解诗的方式,以文字形式,赏析“老树画画”的诗画乐;借助音乐、美术老师提供的资源,增强赏析文字写作的音乐、美术的专业性、地道性。2. 重点赏析“立夏”诗歌,呼应正值立夏时节研学旅行的节气特征。3. 重读和选择赏析北京作家苇岸《大地上的事情》中有关“廿四节气”的系列散文,选择批注。
行后作业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行综合创作和表演的拓展,体验“跨媒介学习与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以“观察、参与、影像记录”等活动的学习所得为素材,项目组完成摄影配乐散文创作和相应的“朗读者”活动。(摄影、配乐、文字表达和“朗读者”,根据个人特长和自愿,组长在行前大致确定好4个子项目的人员)2. 呼应行前课的仿写拓展。学生在行前课阅读批注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基础上,仿拟《大地上的事情》笔调,完成苇岸未能完成的“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后6个节气的写作。3. 行后读写拓展一,阅读京西作家董华被《散文选刊》专题推介的《京西草木》系列散文,批注赏析;同时选择一种北京郊区草木为写作对象,写一篇咏物散文。4. 行后读写拓展二,选读京津冀地域乡土文学作家作品,如“荷花淀派”代表性作家孙犁《白洋淀纪事》《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5. 汇编本次研学旅行的作品,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在校内外发表。
所谓“充当工具”就是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对于偏重理科的研学旅行,如偏重物理地理的对我国北方风能发电考察的“绿色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后,引导学生撰写报告小结等,这就是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总起来说,研学旅行与语文学科的交融,既要抓住研学旅行合作性、趣味性、活动性特点,在主要关联语文学科的研学旅行中,设置体现听说读写训练的语文性活动;又要在其他学科交融研学旅行为主的活动中,适当渗透语文性活动。
[1]衣新发、衣新富. 研学旅行与学生创造心智培养[J]创新人才教育,2017,(03).
[本文是北京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与学科交融的策略研究”(课题号CDEB183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