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颖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据媒体报道,垃圾分类风潮很快将蔓延至全国数十个重要城市。不过,在制度保障和惩处措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我国要在短期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有相当难度的。
不管在哪个城市,学校都是主要的人员密集区,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生活垃圾,加之学生年龄较小,观念的转化和具体的践行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可以预见,推行垃圾分类措施必定会给学校管理乃至班级管理带来较大的难题。我们学校此前已经试行过生活垃圾分类,在此过程中就暴露出不少问题,学校为每个班配备的分类垃圾桶成为班级管理最大的鸡肋:巨大的桶里垃圾堆成小山,横亘在走廊上,由于分类垃圾桶的出现,校园环境更显脏乱和局促。
在垃圾分类前,学校利用校会、班会多次普及过分类的好处和方法,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大势所趋的好制度难以为继?由此又能给我们的教育怎样的启发?通过观察,我大致归纳出一些影响新政执行的因素。
我们的班额是45人,无论是教室面积的设定还是课桌椅的设计,都是按照这个最高额度来的,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学生人数远远超出,有的班级甚至达到60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随着学生身体发育,原本低年级还能凑合着使用的教室到了高年级几乎连转身都困难,学生上课普遍只能微侧身体挤进座位。中午吃饭,也是全班在教室解决,连讲台都变成临时分饭桌,到那个时候你才会真正体会“身无立锥之地”是个什么感受!班级原先配备的垃圾篓个头不大,放在教室的一角,只要清理得勤快些,倒也能基本满足需求。可是现在,忽然多了分类垃圾桶这样的大家伙,在安放了书橱后,完全没有空间再给它落脚。由于体量大,学校并没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垃圾袋,所有的垃圾只能“净身”入桶,这样还带来另一个问题,在倾倒垃圾的时候学生必须费力地扛着桶去,所以客观上减少了清理的频率。再加上我校特殊的课时安排,导致有些课间理论上只有五分钟实际上三分钟的现状,大课间更是因为阳光运动实现了和下一课的无缝对接,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把垃圾放进垃圾桶也成了需要计算时间成本的奢侈行为。几方面因素一综合,就出现了如前所说的尴尬境况。
在观察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分类垃圾桶总是“贫富不均”,不可回收的垃圾占绝大多数。对照垃圾分类处理表,可回收垃圾有废纸、塑料、布料、玻璃、金属等,学生生活中的垃圾绝大多数都属于不可回收类,比如用过的纸巾等,由于早就养成自带保温水杯的习惯,学生在校不会带饮料,也就没有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的产生,渐渐地,两个分类桶里都堆满了同样的不可回收垃圾,类别被泯灭了。因此,在教室设大型的分类垃圾桶除了意识上的教育目的外,实际的功用到底有多少?
作为现代社会公民,为了保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是必须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高蹈的道德伦理和严厉的惩罚措施还不足以有效地规范日常行为,关键还是要建立运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机制,使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到垃圾分类,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日本。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特别好的国家,据说没有“之一”,他们同样面临人均面积小的困扰,然而却将这份“小”过成了精致和优雅。其实,日本的垃圾分类之所以成为生活日常,背后是有一系列措施保障的,比如分类的做法是母亲手把手教给孩子的,这是每一代人从出生起就形成的生活方式;社区的分类设施和制度完善,不同类别的垃圾有专门的收集日,错过了就只能等下一次回收,甚至连垃圾袋也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未加以分类的垃圾清理者可以拒绝清理,对于日常乱分类的现象,社区会派人来负责指导,严重者不仅将多交垃圾处理费用,还会落下不好的名声;触犯《废弃物处理法》较为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还要接受严厉的惩罚,甚至为此有人被捕入狱,特别著名的有东横inn将建材放在地下室,结果下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周边人身体不适,社长被拘捕。
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日常做法,和家庭社区联动,将实践活动安排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少讲些道理,多做些事情。以日本幼儿园小朋友处理牛奶盒为例。喝完牛奶后,要取水将牛奶盒洗净(不能在水龙头下冲,因为那很浪费),接着放在太阳下晾干,再用剪刀剪开盒子,交由工作人员收集,整个过程具有了仪式感。再比如,日本人搬家后需要第一时间向社区或邻居索要垃圾分类手册,那上面详细列出分类方法和各类垃圾上门收集日,为了自己今后生活的便利,人们会相当认真地阅读手册并努力实践,用一句流行语说,叫做“垃圾分类,我们是认真的”。因此,我们看待垃圾分类不能只看结果,就断定是我国儿童的道德素养出了问题,从而陷在民族性格悲观论中不能自拔,而是要真正深入了解其他国家某方面领先的真正原因,看到他们秩序井然背后的真实付出。
就学校垃圾分类来说,仅仅通过广播宣扬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儿童来说,这些都是抽象的听觉符号,遥远而陌生,与自己的生活毫无联系,对于他们来说,仅仅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必須”怎样,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会追问,这到底是什么,究竟为什么,这个“到底”和“究竟”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具身认知告诉我们,身体是儿童学习的主要部分,而不是传统认为的“脖颈以上”才是学习器官。只有在真实生活中进行实践,手脑联动,才能将垃圾分类从口头号召转变为身体力行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带动家人,或是走进社区,用多种形式向他人普及相关知识,把“运动”转变为“活动”。为了圆满完成知识普及,他们需要事先做足功课,弄清垃圾分类究竟对生活有怎样的必要性,又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并且根据宣讲对象的不同而调整宣传策略。如果手边没有现成的垃圾分类手册,他们还需要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整合资料,参与编写和绘制。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一系列非正式学习,他们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宣讲者,角色转变带动意识转变、动机转变。这是一个需要详细规划、各方协调、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绝不能心血来潮、期待立竿见影。
学校教育中,类似垃圾分类这样匆匆上马的“工程”很多,往往是社会上吹来一阵风,校园里便会泛起一层浪。但要在学生心灵留下痕迹,必定要经过转化。大多数情况下,喊几句口号、拍几张照片、发几个报道是没有育人效果的,春风化雨往往润物无声,优雅生活方式的养成呼唤“沉进去、慢下来”的教育方式的诞生。慢下来,让学生的生活节奏不那么仓促,让教育活动融入真实情境,让大家看到生活方式带来的真正改变,那么即使我们不去声嘶力竭大声疾呼,学生的内心依然会长出向上、向善的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