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心、动情,让职中学生喜欢语文

2019-09-16 00:00林淑玲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8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兴趣

摘要: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需要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兴趣”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缺少进取积极性的职中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让职中学生对语文“动心”“动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而且也需要其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这些因素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的作用。

相对于受先天影响的智力因素而言,职中生的非智力因素更具有可塑性。试从非智力因素的兴趣维度进行探讨,以期能借此抛砖引玉,探寻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果的方法。

一、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导着认知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创造一种氛围,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乐于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职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情感体验贫乏,学习兴趣欠缺,很难主动、独立通过阅读文本产生体验,其相对于普高的学生来讲,更依赖于教师的引导。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动心”、无法让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被激发的,而语文教学情境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用“情”,拨动学生心弦

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动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能体会到文本的感情,而且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变幻的声调、 丰富的表情或适当的肢体语言将这种感情传达出来,让学生看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听到人物形象的咏叹或感慨,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心情,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用缓慢、低沉的声音诵读诗歌,用抒情化的语言描绘雨巷的情景,营造哀怨和忧郁的氛围,学生的情绪很容易就受到感染,其朗读的声音会不自觉地低沉、缓慢。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教师感情澎湃,声音时而高亢有力,演绎李白的豪迈大气,时而深沉缓慢,感慨李白的失意惆怅,学生便不难体会李白的心情了。

(二)说“情”,打通情感链接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无论是何种体裁,都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或观点。在学习文本之前,通过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或创作背景,学生会将作者的信息综合起来,如观赏电影般在脑海中构成一个个画面,感受作者的内心,这时再来学习文本,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例如,在学习《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先介绍柳永的人生经历,让学生知道柳永的才气和失意,在此基础上展开诗词学习,学生会很自然地感受到柳永的孤独和哀伤。在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先介绍白居易被贬的失意和当时九江郡的偏僻,如同给一幅画先着上背景颜色,学生再理解这幅画的感情基调就不难了。

(三)读“情”,传达文本感情

朗读,是传达和体会文本感情的最好途径。在學习文本时,通过播放范读录音、由教师范读、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朗读的形式,营造优美的氛围,让学生认真地跟着范读的节奏细细体味课文,可使其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或景物的优美。如在学习《天山景物记》时,教师先给学生范读一遍,再让学生自由阅读,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文中的景物,最后请学生介绍“看见”的景色。有一位学生在作业中写道:“读了文中的句子,我看到了天山美丽的风景,我觉得心里很舒畅,我不觉也开心起来了。”朗读,营造了美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陶醉其中,让学生将课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审美感受,完成了从“学”到“悟”的过程。

(四)画“图”,再现文本情景

图片能直观、鲜明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以最直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介入图片,可将难以言传的感情或美景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看到”文本体现的情景。例如,在学习《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时,讲授到作者对国文老师的古怪面貌的描述时,请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在黑板上把“国文先生”作了一个素描。学生看到素描后捧腹大笑,深刻体会到先生的“可笑”,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加了学习的趣味。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将与诗歌内容贴近的“春江”“明月”“游子”和“思妇”等图片展示给学生,诗歌所描绘的美丽的景色和游子的离愁便一目了然了。

(五)听“乐”,演绎心情

音乐能传达出文本难以言喻的感情。在学习《雨霖铃·寒蝉凄切》时可以先播放音乐《送别》,渲染离别气氛,再配乐朗读词作,柳永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就很容易感染了每个同学。又如,在学习《诗经·邶风·静女》时,先请几位学生唱一首情歌,再来学习诗歌,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对爱情的诠释,学生对这首远久的诗歌也就不再陌生了,其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教学情景化,激发兴趣,语文课堂便如舞台,学生和老师皆成了戏中人物,这样的课堂,学生感兴趣,学习便显得轻松愉快。

二、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比如,在学习《丑石》一文时,在学习了人们因丑石的丑陋和无用而厌恶丑石后,教师可设置问题“天文学家对丑石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体现在哪里?”学生很容易找出“天文学家”对“丑石”的重视和珍爱。再提问“为什么天文学家和人们的态度不同?”学生一下就找到问题的关键:“它是天上掉下的陨石,在污土荒草里躺了几百年了。”最后,让学生理解“丑石是‘以丑为美的”便水到渠成了。在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先抓住“智取”,分析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之处后,设疑:“晁盖、吴用等人巧用计谋,智取杨志等人押送的‘生辰纲,那么作为押送‘生辰纲的主要负责人杨志是否就愚不可及以至于断送‘生辰纲呢?”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放在杨志身上,从杨志的一系列动作看出他的努力和智慧。通过系统对比,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感知。层层递进的质疑可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三、善点拨,擦出智慧的火花

课堂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就像一粒火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思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苗。课堂点拨的方式有多种,试从以下三方面讨论。

首先,导入性点拨。一个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奏,也是带动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在学习《丑石》时,以学生喜欢青春靓丽的明星引出“作者却选用了‘丑的‘石作为写作对象,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丑的东西是否就是一无是处的呢”的疑问,既引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有方向性地思考“丑”与“美”的问题。

其次,背景点拨。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介绍苏轼一家三进士的辉煌和其仕途上的失意,以此点拨学生:“在这样的心情下,作者面对浩瀚的长江,想起三国时年轻的周瑜,其感情是怎样的呢?”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在学习作品时就能自觉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作者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

再次,延伸性点拨。在学习《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的课文后,点拨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你曾经或正在遭受挫折或磨难吗,你应该怎样对待这种挫折或磨难呢?”又如在学习完《丑石》后问学生:“在生活中你是否单纯凭借一个人的外貌来判定其好坏和优劣呢?”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很快七嘴八舌讨论开了,让学生讨论后再发言或辩论,学生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缺少进取积极性的职中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唯有用心、用情通过多种途径,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才能更好地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

作者简介:林淑玲(1979—),女,广东省中山市坦洲理工学校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职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兴趣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