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懿 杨一文 韦亚萍 袁 群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所造成。2型糖尿病原名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长期患有糖尿病会导致胃、眼、肾等组织产生功能障碍,其中肠胃功能紊乱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造成厌食、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传统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降糖、促进胃肠动力等,但效果欠佳且存在不良反应。故本研究采用中药益气养阴和胃汤与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本研究在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试验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8.18±8.96)岁;胃肠病病程3~26个月,平均(16.33±7.16)个月;糖尿病病程5~24年,平均(15.02±6.79)年。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71±8.55)岁;胃肠病病程3~27个月,平均(16.33±7.16)个月;糖尿病病程6~25年,平均(15.31±7.0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胃肠病与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及《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Rome II标准》[3]中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糖尿病胃肠病中医诊疗标准》[4]中胃燥津伤证诊断标准,主症:胃失濡润,痞闷,口渴欲饮,津液损耗;次症:形体消瘦,饥不欲食,消谷善饥,大便干结;舌脉:舌干少津,舌红苔黄,脉细滑。
1.2.2 纳入标准1)患者均出现厌食、早饱、便秘等临床症状;2)近期未服用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3)在了解本研究详情后,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1)心、肝、肾功能严重损伤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病史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4)不遵医嘱、服药依从性差及不能及时反馈治疗信息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西沙必利(浙江昂利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3)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6 mg,并安排合理锻炼时间,控制饮食并给予胰岛素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和胃汤治疗,药方:黄芪8 g,陈皮8 g,甘草6 g,人参8 g,天花粉15 g,枳实15 g,炒麦芽15 g,白术10 g,生地黄10 g,茯苓30 g,姜半夏15 g,麦冬10 g,葛根15 g,黄连4 g,知母8 g,干姜4 g,黄芩15 g。每日1剂,煎煮去渣后分为两等份,早晚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参考《糖尿病胃肠病中医诊疗标准》中相关内容:显效:空腹血糖下降幅度≥60%;有效:下降幅度≥30%且<60%;无效:下降幅度<30%。2)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清晨,处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使用GOD-PAP方法选取血糖测定试剂盒(生产厂家: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川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400218号,规格:R1 50 ml×1 R2 50 ml×1)测定2组患者血糖指标,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FPG)。3)电话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厌食、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发作情况并给予对应分值,症状频发且患者难以忍受,需用药缓解为3分;症状出现频繁,但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2分;症状偶尔发生且程度轻微为1分;无症状为0分。
2.1 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血糖指标试验组治疗后FPG、HbA1c、2 hF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对比 (例,
2.3 胃肠反应试验组治疗后厌食、恶心、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胃肠反应比较 (例,
糖尿病属于综合性疾病,长期患有糖尿病会导致身体诸多组织产生功能障碍引起其他疾病,胃肠病较为常见[4]。因血糖水平紊乱对胃肠功能造成损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便秘、厌食等[5]。其中对治疗影响最大的是胃肠吸收功能,吸收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药物作用和病情控制。西药西沙必利是一种胃肠道动力药,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促进基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数量释放,从而使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收缩蠕动增强[5]。虽可有效改善胃肠功能,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昏厥、可逆性肝功能异常等,并且复发率较高。因此,积极探讨一种合理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胃肠吸收功能、促进康复极为重要。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主要特征包括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等。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传统西药虽可以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但联合中药益气养阴和胃汤取得的临床疗效更高,且血糖水平及胃肠功能均较优。可见中医疗法益气养阴和胃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能够达到满意效果。本药方由黄芪、陈皮、甘草、人参、天花粉、枳实等组成。其中黄芪健脾益气;人参补元生津;陈皮消暑理气;天花粉、生地黄、麦冬滋阴生津;炒麦芽健脾和胃;枳实行气宽中;干姜补火归元;葛根生发阳气;半夏和胃降逆;茯苓、白术健脾燥湿;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使本方达到健脾补胃、益气养精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主要含有黄芪多糖、氨基酸及黄酮类等化学物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记忆力,对心、脑、肝、肾及血管等多种组织器官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6]。
综上所述,益气养阴和胃汤治疗2型糖尿病性胃肠病能够达到比常规西药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荐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