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视角下的内陆城市发展道路:影响及分类模式

2019-09-16 13:59汪欢欢
中国西部 2019年3期
关键词:服务业影响

〔摘要〕 内陆城市以承接沿海城市制造业转移来实现经济追赶的道路是不可持续的。服务业可通过产业替代机制在内陆城市发挥作用,进而改变内陆城市工业化路径,呈现四种新的分类模式:少数具备条件的内陆城市会形成特殊的服务业主导的工业化模式,而大多数不具备条件的内陆城市则可能在服务业的影响下分化成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的潜力模式、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加速模式。

〔关键词〕 服务业;内陆城市;影响;分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3-0034-11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内陆城市由于不可改变的区位劣势,普遍面临交通成本过高以及沿海城市率先开放的政策后发性等因素制约,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格局,区域差距也愈拉愈大。Baoet al.(2002)研究了1978~1998年地理要素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区域发展的影响,认为沿海地区由于具备了空间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导致资本投入报酬高于中西部地区,进而造成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地理因素是中国区域差异的主要解释变量。〔1〕

然而内陆城市的发展意愿并不因天生的区位劣势而减弱,加之近年来宏观环境的变化,部分内陆城市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已经赶超沿海城市。2017年,贵阳、昆明、西宁、重庆、南昌等内陆城市的GDP增速分别高达11.3%、9.7%、9.5%、9.3%、9.0%,高于众多沿海城市,更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9%)(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整理而得)。尽管如此,透过内陆城市快速经济增长的表面,不难发现,其发展路径并不比沿海城市曾经走过的道路更加高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沿袭沿海城市过去的发展道路。中国沿海城市过去普遍走过的发展道路形成于“出口导向型”的开放型经济战略,这种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吸引国外资本,因此是以放弃对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采取“两头在外”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使“中国制造”遍及全球。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加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城市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加速了它们将初级产业或产业链低端环节向内陆城市转移的步伐,成都、重庆、西安等内陆城市均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对象。这些内陆城市看似资本积累迅速扩张,然而均主要处于制造业一般零部件生产、组装与总成的环节,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特征较为明显,尤其是近年来大量制造业代工企业开始进入内陆,低端化特征更加明显,而这种类型的制造业恰恰意味着对土地和能源的大量消耗。〔2〕从这个角度来看,内陆城市近些年的快速发展正是沿袭了沿海城市的传统发展道路。

不可否认,依托承接沿海城市制造业转移使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迅速成为拉动内陆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的确是对过去内陆城市工业化进程较慢的“弥补”,然而这种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并不能掩盖其在国际分工、区域分工中处于低层次位置的事实,尤其是服务业严重滞后导致了内陆城市的工业化质量不高、后劲不足。因为被动地接受沿海城市的梯度转移,虽然也能逐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却只能永远地落后于沿海城市。继续这种落后的增长方式,还是以全新的思维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是内陆城市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内陆城市作为欠发达地区或是后发区域,国外学者多用“后发优势”“追赶假说”,以及“蛙跳”等理论模型来解释其可能实现的经济追赶或跨越式发展,〔3~5〕这些经典理论的共识就是后发国家和区域也可能存在着潜在优势和后发优势,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是可以实现追赶的。国内学者于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梯度理论开展了以反梯度理论为核心的研究,〔6〕但对于内陆城市(欠发达地区、后发区域等)反梯度追赶沿海发达城市的路径多从技术引进、制造业升级、高新技术突破等角度来阐述,认为可利用后发国家(区域)收入、技术发展、产业结构水平等方面与先发国家(区域)的差距,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获得比发达国家(区域)更快的技术创新速度;〔7〕提出要确立高新产业为主导产业、用高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8~10〕然而,这样的方式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忽略了先发区域的主动创新,或者认为要从“产业倾斜”的角度来加速传统工业化向现代化的跨越,〔11〕但究竟哪些产业、哪类产业能有助于后发区域的经济追赶并没有加以明确。

近些年,国内学术界对内陆地区的研究开始集中于“内陆开放型经济”这一领域中,此类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主要观点既包含梯度推移指导下的承接产业转移,〔12〕也包括反梯度赶超指导下的跨越式变革,〔13〕但学者们对服务业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从理论到实践上进行全新认识。可喜的是,在新经济地理等研究领域,有学者已经意识到服务业将对缩小中国区域间差异以及促进经济整体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14〕服务业在一个更加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均衡增长特征,对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具有减缓作用,〔15〕落后城市追赶发达城市过程中,现代服务业起的作用比传统服务业更大等等。〔16〕因此,以服务业作为切入视角来探讨内陆城市发展道路问题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值得进行新的深入研究。本文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服务业对内陆城市的作用机理与影响结果,尝试分析在服务业的影响下,内陆城市工业化可以涌现出新的路径或特征。而本文所指向的服务业也不再是与制造业截然对立的服务业,而是基于人类劳动形式深刻变化与现代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下新的服务业涵义。

二、服务业对内陆城市发展道路的影响

1.服务业:新产业革命中的主导产业形式

在西方经济学中,服务业首先是以“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的表述方式出现。后来,第三产业的称呼逐步消失,甚至也很少用服务业(service industry)来统称,而是用服务业集合(services industry)來统称服务业,其潜在意义在于,服务业只是差异极大的各种服务活动在称呼上的集合,而不能像农业或制造业那样被看作是同质性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都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有着显著的区别,二者存在泾渭分明的边界。随着始于20世纪中叶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发展至今,生产系统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改变,网络信息技术的渗透则成为这场革命中最显著的特征,互联网成为商品、服务、信息、人才交换与流动的枢纽渠道,也奠定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格局。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本质是知识劳动成为活劳动形式,而知识的生产与运用均表现为“服务”范畴,其本质是无形的。这种劳动表现为两种知识服务:一是“前端为后端提供的知识服务,就是人在包括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开发和运用在内的,如何作用于自然物质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上开展各种科学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主要是各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等研究和管理活动,这些知识服务作为直接生产过程的活劳动形式,是当代物质产品的主要价值源泉,在产品中的物化形成当代物質产品的新价值”,〔17〕即服务业分类中的生产性服务业范畴。生产性服务(又称为生产者服务)是指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则是指提供这些中间服务的企业的集合,具有如下显著特征:第一,它不是最终服务而是中间服务,通常体现为企业生产过程重要的中间投入;第二,它能够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是现代生产过程附加值的主要来源。〔18〕二是“人对人提供的知识服务,就是将人视为智慧主体进行更新所开展的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各种泛文化活动,通过提供改变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各种知识的服务,保持和提升智慧主体生产知识的功能”,〔19〕即服务业分类中消费性服务业和社会性服务业范畴。通常认为,消费性服务业是市场化的最终消费服务,对应着作为消费品的服务,因而又被称为“面向生活的服务”。社会性服务业主要提供用于满足公共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如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卫生、医疗、基础教育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这样,未来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将会不断地下降,大部分劳动力将基本退出直接生产过程,人类劳动主要是“服务”,而且是知识服务。但这并不是否认农业和制造业活动中人类劳动的存在,且其中的人类劳动主要存在于生产前端,其工作层次与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低技能的产业工人重要性也会下降,高技能的技术与专业服务阶级成为社会的核心,这也是贝尔(1973)对后工业社会的认定标准之一。〔20〕与此同时,涉及劳动力在整个产业中的分布同样也发生了变化,人类劳动本身已经体现为知识服务,一个人即使在农业和制造业领域中就业,其劳动形式却是服务劳动,这样的劳动本质仍然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只是相对于以前人们在这些产业中大部分从事物质生产性劳动,其劳动形式和劳动复杂性发生了变化。同时,这样的农业和制造业部门也转向以生产或提供服务为主,此时它们俨然已经部分或全部转变成为服务业部门。因此,服务业必然成为那个时代主导产业形式。

2.服务业对内陆城市发展道路影响的实质内容:新的工业化模式

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人类社会加速向服务型社会演进,经过信息化、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传导,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内陆城市发展道路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实质体现在工业化模式的创新上。发达国家城市、中国沿海城市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道路,那是因为过去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实际多发生在制造业领域,人类社会经历了数百年才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而向服务型社会迈进仅仅始于近几十年。内陆城市原本是在模仿沿海城市制造业优先并主导的发展道路,而现在因为服务业的深刻影响,这条道路有可能转化为服务业优先并主导的模式,与此前相比具有了“新”意义,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区域的城市层面也出现了产业结构演进新特征,三次产业不一定要顺次递进,而可以在工业化阶段中超前发展服务业,带动三次产业互动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从而以新的方式完成工业化。

新的工业化模式与传统工业化模式对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的追赶效果也是不同的。大规模承接沿海城市传统制造环节转移的传统工业化模式短期内可以快速拉动投资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率,但不可忽视的是,沿海城市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不会转移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环节,因此会出现制造业越来越先进、服务业越来越发达的格局,而内陆城市将陷入“追赶陷阱”,在短期快速增长后一旦这些产业再次向成本更低廉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将会面临既抓不住现代产业也留不住传统产业的“两难境地”。新的工业化模式则从长远出发,基于当代社会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充分发挥内陆城市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强调在工业化阶段加入服务业的影响,既通过服务业发展来直接缩小与沿海城市发展差距中的服务业部分,又通过服务业来改造传统产业从而提升内陆城市工业化质量,以此推动内陆城市实现对沿海城市的追赶。

3.影响产生的逻辑基础:产业替代机制

新的工业化模式本质上是产业替代机制在发挥作用。沿用罗斯托等人(1960)关于主导部门的理解,本文所指的产业替代机制是一个部门去替代另外一个部门成为经济发展主导部门的过程和方式。在产业结构演进的经典理论中,制造业因为替代了农业而在工业化阶段或是经济起飞阶段起着主导作用,在当代的城市层面可能出现新的特征,即在工业化阶段或经济起飞阶段中以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主导部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主导部门的结构性替代。

这种产业替代并不是简单的以服务业取代制造业,如服务业比重在数量上占多数来判断,而主要体现在产业关系的变化上:第一,服务业已经具备成为增长发动机的条件,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由制造业变为服务业,它通过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替代制造业成为内陆城市工业化阶段的主导部门,并使得产业体系出现服务化演变。这主要由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的主导作用与社会性服务业的辅助作用来实现。第二,这种替代并不是单纯将制造业替换掉或排斥制造业的发展,而是通过知识服务劳动融合改造传统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甚至农业,使传统产业向附加值更高的现代产业升级。这主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来实现。亦即是说,与传统工业化模式中制造业对农业主导作用的替代相比,内陆城市这种新的工业化模式是由于服务业的提前发力与介入,在工业化阶段就出现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结构性替代。

(1)生产性服务业:工业“服务业化”与区域空间重构。〔21〕第一,体现在产业体系的变化上,生产性服务业导致产业从本质到形态均发生“服务业化”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是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成为生产工具后,人从直接生产过程退出,专门从事研发、设计、咨询、金融、营销等间接劳动。它使现代工业过程发生服务化演变,上述间接劳动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业态,劳动服务化带来了产业服务化,工业“服务业化”成为工业发展的最终状态。这与农业的工业化有异曲同工之妙,〔22〕农业工业化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导入工业化因素,用工业的方式改造农业,使农业装备机械化、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虽然生产的仍然是农业产品,但却是用工业的方式在生产,农业已经演化为“工业”。工业“服务业化”则是工业生产过程服务化,人在其中的劳动为服务劳动,投入主要体现为知识服务劳动的投入,生产的产品是知识服务劳动的凝结。

工业“服务业化”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必然趋势,生产力变革带来的生产工具变革促进的人类劳动的变化,毫无疑问会引起产业发展方式的变化:手工劳动时代产业发展方式以农业劳作和手工工业为主,机器劳动时代产业发展方式演化为机器大工业与农业工业化,知识劳动又将产业发展方式引入了服务化的方向,产业发展方式最终将会转变为工业“服务业化”以及整个产业体系的服务化。至此,生产性服务业促使工业扬弃了自身,并向服务化方向转型,从而使传统工业消解,重构为服务化的现代工业。届时,生产性服务业已不只是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类型单纯起着作用,它实质是整个产业体系服务化的反映。这对于部分内陆城市的反梯度追赶有如下传导机制:生产性服务业的注入会使内陆城市产业整体发生服务化的质变,这种质变使那些有条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陆城市在不经历制造业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可以以服务业为主导来率先跨入服务型社会。

第二,体现在区域空间的变化上,生产性服务业带来的产业变化将因为空间布局的等级差异特性而特别作用于部分内陆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引致的工业“服务业化”现象并不会发生在所有内陆城市,因而不是所有内陆城市都能产生上述质变,这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等级差异密切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与城市的等级排序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城市等级越高,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吸引力越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反之亦然,〔23〕所以现实中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的地点大都是大城市或都市圈,如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已成为跨国公司总部和法律、银行、保险、营销与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指挥、营运和控制中心。生产性服务业的这种特性使其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主要表现为,通过在大区域内进行布局选择,导致某些城市的服务职能增强且城市之间的服务联系增强,形成城市服务区域化,并使城市在区域空间中的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出现城市在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中位序升降以及全球和区域控制能力增减。这对那些特殊内陆城市的反梯度追赶有着重要价值,高等级城市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既为城市群其他城市服务,也带领内陆城市与全球更高级别的城市互动,这些高等级城市就有条件将部分制造业转移至周边低等级城市而专注于服务功能的增强,加速工业“服务业化”进程,进而在一些主导服务业态的带动下跨越产业梯度实现经济追赶。这样,不同等级的城市均可以借助高等级城市提供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制造业的产业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加入全球生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2)消费性服务业:产业替代引发的独特性。传统对消费性服务业的认识是建立在经典的中心地理论基础上的,主要适用于与城市内部服务业设施、人口规模、城市等级显著相关的消费性服务业的分布。在此基础上,一般认为,向消费者提供最终消费服务、面对面服务提供方式等决定了消费性服务业应接近市场和顾客,其服务半径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本地或者一定服务半径的市场需求不足,那么消费性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这也是消费性服务业在理论研究领域和地方政府主流经济活动中没有被得到足够重视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交通通讯方式、人们生活方式以及科学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某些消费性服务业的服务半径早已不再囿于本地,而是和其他产业一样可以服务于更大范围市场。李江帆教授(1994)曾将这一现象描述为“服务输出”,并认为服务产品输出是影响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24〕如果服务产品的输出大于输入,这时部分服务需求就不是来自本地,而是靠外地市场的支撑,这就使得消费性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得以拓展,并站在区域乃至全球的视野进行输出。此类服务输出既是由于全球城市网络的影响使传统中心地系统被打破,取而代之的为网络化联系的城市系统;也是由于交通条件演进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服务的可贸易性增强,但更重要的是形成有“特色”的服务资源优势。所谓“特色”就是表示事物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竞争优势。这样就会吸引外部消费者跨境或跨地区来服务供给地进行消费,消费性服务业也会为本区域带来更大市场半径的消费者,而与本地居民收入和需求不完全相关,从而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带动本地居民就业与收入水平的提高。

我国内陆地区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民族文化灿烂,拥有的特色资源种类繁多、品质上乘且稀缺性高,这些资源是发展消费性服务业的良好载体,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这些产业吸引区域外部消费者来消费,从而形成“特色资源——有竞争力的消费性服务业——消费扩大——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拥有这类资源优势的一些内陆城市往往又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不具備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重化工业产生排斥效应,因此部分内陆城市就有可能会因为消费性服务业的这种产业替代效应出现跨越产业梯度现象,进而呈现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与此同时,如果能与金融、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互相融合并加以改造,不仅会提升传统消费性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更将衍生集原生型与创新型为一体的服务产品进而拓展服务半径,例如旅游与商务会展的结合、电子商务在传统商贸业中的运用与创新等,这种既具有原始优势又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甚至比单纯的原生型或创新型资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市场感召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规模优势也不完全受制于制造业基础,那些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制造业的内陆城市,或历来消费市场繁荣的内陆城市,则拥有了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而实现经济追赶的可能性,有条件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不拘泥于传统的发展道路。

(3)社会性服务业:新工业化模式的基石。内陆城市无论工业化进程还是城市化进程都是慢于沿海城市的,因此,与沿海城市相比,内陆城市仍然存在着大量传统部门以及更多的农业人口。但内陆城市的现代化之路必然要求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型,即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将使传统农业以现代工业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与流通,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进一步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等,这些劳动力最终会转向服务部门。这一转换过程可能是暂时性的,只有真正转化为市民身份才是最终落脚点,也就是说,“户籍转变、地域转移、职业转换只是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外部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角色群体内涵上实现真正转型”。〔25〕这样的角色转型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他们不仅要进入城市现代部门就业,更要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现代化文明。

中国的特殊性在于由于户籍制度,以及有城乡差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制度存在,尽管大量农业劳动力以“农民工”的方式实现了暂时性转移,但真正实现市民身份转换的步伐严重滞后。社会性服务业正在发展成为实现这条现代化路径的有效支撑,如良好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可以从户籍、就业、社保等方面消除农民市民化的门槛差异;提供教育、文化服务,也能够从源头上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修养与素质,使他们能够有效融入城市文明。与此同时,服务部门也将吸纳更多转移出来的农业劳动力,并促进劳动力要素根据市场导向自由流动。总之,社会性服务业越发达的内陆城市,反梯度追赶也有望越快,这一逻辑也是建立在产业之间的关联上的。社会性服务业越发达,越能为农民市民化提供较好“保障”,有利于农业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非农经营活动。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工业化转变互为促进,这种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化也才是内陆城市新工业化模式的要义。

三、服务业影响下内陆城市发展道路的分类模式

产业替代机制的作用其实并不可能在所有内陆城市得以完整发挥,内陆城市自身条件不同,受产业替代机制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所不同。因此,新的工业化模式会出现分化,少数具备条件的内陆城市会形成特殊的服务业主导的工业化模式,而大多数不具备条件的内陆城市则可能在服务业的影响下分化成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与传统工业化模式相比同样是“新”的。

1.少数内陆城市:服务业主导的工业化模式

产业替代机制能完整发挥作用进而使内陆城市走上服务业优先并主导的发展道路,这种特殊影响只会发生在少数内陆城市,这是由发展条件所决定的。通常这类城市都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实体”与“虚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化程度及开放水平较高,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供给充沛,同时具有广阔的腹地来提供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需求。这种发展模式概括而言,就是服务业引致少数内陆城市反梯度追赶的道路,〔26〕即某些内陆城市可以在自身制造业不充分发育的前提下,跳跃性的优先发展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工业化阶段的主导部门,以新的工业化模式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进而实现对沿海城市的追赶。“反梯度”旨在表明这种工业化模式是既不遵循先发展制造业再发展服务业的产业结构演进顺序,也不按照沿海城市(高梯度地区)先发展而内陆城市(低梯度地区)承接其产业转移后发展的模式,转而采取跨越产业梯度和区域梯度以服务业优先并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其中的产业关系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这些少数内陆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主导部门,产业体系呈现服务化演变。这种新的工业化模式能够使内陆城市不必模仿沿海城市曾经走过的发展道路,而在工业化阶段就顺应服务型社会的产业演变趋势,与我国沿海城市甚至发达国家城市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去实现经济发展。

2.大多数内陆城市:分化与变形的三种工业化模式

(1)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的潜力模式。部分内陆城市因为资源环境的特殊性,要素支撑与大规模发展制造业不相匹配,这类城市理应走上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的特殊发展道路,但由于其发展条件不充分,所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在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很难实现追赶。这类内陆城市主要包括部分尚未达到一定发展阶段的省会城市及一些旅游型城市,尽管它们具备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的潜力,但这种潜力是否能转化为现实能力,则取决于它们是否具备成熟的条件。该模式中的产业关系也主要体现为服务业具备在工业化阶段中替代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进而引起追赶的可能性。

(2)转型升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部分内陆城市工业化基础已经比较成熟,工业化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们既有发展模式正是典型的制造业优先主导。通过服务业的深刻影响,这种模式会因为服务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出现新的特征,即使仍然是制造业在发挥主导作用,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与过去相比大大增强,并成为决定其工业化进程快慢与质量高低的关键。同时,随着这类城市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条件不断成熟,在尚未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时期便利用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则可能实现向服务业主导的特殊发展模式的转型。该模式中的产业关系则体现为在一段时期内制造业仍作为主导,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并且二者的主导关系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换。

(3)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加速模式。还有一些内陆城市既不具备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的条件,又处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中,这些城市是内陆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承载力量,它们的发展模式仍将是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模式,服務业对其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进而影响工业化进程。该模式中的产业关系主要体现为制造业仍将是其工业化道路中的主导产业,但服务业的融合力量相比之前更加强大,因此与传统服务业割裂的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化模式相比仍然具有新的意义。

三种分类模式并不是毫无联系、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甚至还可以向服务业引致的反梯度追赶的特殊模式进行转换,这都取决于发展条件的改变、服务业影响的注入以及地方政府积极的产业引导策略(详见图1)。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对服务业如何影响内陆城市发展道路的问题进行探讨,力图论证内陆城市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推进工业化,这种新的方式则是服务业的深刻影响甚至主导下形成的新的工业化模式,旨在对当前中国内陆城市仍在沿袭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提供警示性见解。但这需要从源头上转变内陆城市对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根本认识,将自身产业体系视为独立而完整的产业体系。认为要在自身制造业充分发育的基础上才能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认识是局限的,制造业与服务业并没有发展时序上的先后之分,也不是孑然孤立的两个产业部门。只有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重视服务业发展,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才能在内陆城市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提高工业化质量,使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得以真正缩小,使中国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同时,那些有条件实现反梯度追赶的内陆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并不是要彻底放弃制造业的发展,而应担负起区域制造业创新和为生产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责,把一般制造业环节转移到周边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则应积极融入全球城市网络,加强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全球的联系,塑造本地专业化优势,形成建立在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城市分工合作格局。

参考文献:

〔1〕Bao S.M.,Chang G.S.,Sachs J.D.,Woo W.H.,2002.Geographic Factors and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Market Reforms,1978-1998.China Economic Review[J].2002,(01).

〔2〕〔21〕〔26〕陈永正,汪欢欢.内陆城市的一条特殊发展道路——“服务业引致反梯度追赶”假说及初始条件[J].财经科学,2014,(12).

〔3〕Alexander 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12-20.

〔4〕M.Abramovitz.Catching up,Forging ahead,and Falling behind[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6,(02).

〔5〕Brezis,Paul Kruman,Tsiddon.Leap-frogg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A Theory of Cycles in National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3,(05).

〔6〕郭凡生.何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开发研究,1986,(03).

〔7〕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04).

〔8〕曹 立,曹 伟.反梯度推进:西部产业升级的一种思路[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01).

〔9〕王 珏,曹 立.反梯度推进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J].山东社会科学,2002,(03).

〔10〕焦建秋.西部开发的反梯度推移策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6).

〔11〕刘茂松.发展中地区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研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处理工业化与现代化关系的一种新思路[J].求索,2001,(01).

〔12〕薛漫天,何玉梅.内陆省市承接沿海外向型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基于外向型产业梯度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07).

〔13〕宁 宇.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路径选择[J].重庆与世界,2008,(02).

〔14〕张 军,刘晓峰,谢露露.中国服务业的新经济地理特征[J],统计研究,2012,(05).

〔15〕杨 广,李文秀.产业特性与中国城市服务业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0,(01).

〔16〕姚永宁,赵宵伟.城市服务业动态外部性及其空间效应[J].财贸经济,2012,(01).

〔17〕〔19〕陈永正.论当代活劳动形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6).

〔18〕刘志彪.论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规律[J].中国经济问题,2006,(01).

〔20〕〔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

〔22〕刘茂松.论新型工业化的中国特色——农业小部门化时期的中国农业工业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5).

〔23〕钟 韵.区域中心城市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60.

〔24〕李江帆.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补学版),1994,(03).

〔25〕文 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责任编辑 肖华堂)

猜你喜欢
服务业影响
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