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9-09-16 14:27甘庭宇
中国西部 2019年3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

甘庭宇

〔摘要〕 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可以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生态保护有益于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生态保护。作为全球32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困境,解决这一问题使之从矛盾对立走向协调一致,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体制,应用现代绿色科学技术,选择适宜的产业,最大程度消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最终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3-0053-08

“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时期甚至是更长时期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方式。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当地群众和社会公众在保护中获益,在发展中保护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重大判断,我国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就是要以较高的资本效率、劳动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等实现高效益,以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实现稳定增长,通过技术和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通过一定增长速度基础上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

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区域范围包括成都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市的部分县(区、市)。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生态地位重要,境内共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共计25616.41平方公里,人口726.5萬人,是藏、羌、回、汉等不同民族的聚集区。各市(州)、县(区、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以都江堰市和小金县为例,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860元和11657元,小金县仅约为都江堰市的58.7%。在产业结构上,都江堰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占到经济总量的56%,而小金只占38%。在这样一个地理地貌、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经济发展都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且以山地为主的区域,探索和研究协调一致的绿色发展之路对四川山区的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和谐发展、文化保护、社会稳定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与政策环境

1.生态系统全面且内涵丰富

都江堰龙-四姑娘山生态区域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包含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陆地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湖泊、河流、冰川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受人工干预的农田生态系统和城镇生态系统,几乎包括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所有内容,是一个集“山、水、林、地、人”为一体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该区域是全球32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在四川省的主体功能规划中属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中的川西高山峡谷区。该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珙桐等珍稀保护动物的栖息地,被誉为“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和“天然动植物园”。

该区域汇集了岷江上游的多条支流,位于卧龙保护区北训的近河发源于四姑娘山东坡,全长约45公里,至磨子沟口与皮条河汇合后成为耿达河(又叫渔子溪),经耿达于映秀注入岷江。白沙河和龙溪河是龙溪-虹口保护区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属岷江的一级支流,从川西高原雪山融化的雪水,顺着岷江支流汇合流入到岷江上游,再汇入到都江堰。

区域内海拔和气候差异明显,保护对象有不同侧重。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脉的最高峰,最低海拔为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龙洞子,仅850米。该区域分属两个气候带,龙溪-虹口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有“华西雨屏”之称,卧龙和四姑娘山则属于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以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卧龙、龙溪-虹口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目标,四姑娘山以原始暗针叶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冰川等组成的高山生态系统为保护目标。

2.“人文大道”川藏北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成都出发经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进入藏地的川藏大北线,不仅有变幻莫测的绮丽风光和自然景观,更是穿越了汉、藏(嘉戎、木雅、康巴、卫藏)、羌、回、满、蒙、门巴、珞巴等50多个民族聚居区的民族交融大道。根据费孝通先民族走廊的概念,该区域是我国三大民族走廊带之一的“藏彝走廊”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通道和汇集地,文化变迁相互影响大,体现了长期的民族交流与融合。古往今来的众多族群交往,使该区域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和独特性。通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目前我国民族种类最多、支系最复杂、民族文化极为多元、灿烂,原生形态保留最好的地区,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走廊”。

作为“藏彝走廊”组成部分的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是连接汉、羌、藏三个民族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至少自汉代以来生活在当地,藏族是唐代吐蕃进入岷江上游以来逐步与当地土著人群在文化上融合而成的。〔1〕自清代、民国时期以来,大量的汉人迁入该区域,在当地未作为主要独立民族存在,而是通过通婚迅速与藏族发生密切交融。〔2〕该区域既是民族流动交融的通道,更是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其所涵盖的河谷、平地和群山等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的生计方式。无论是从事高原农牧业的族群,还是在山地平原耕作的族群,都在同一民族走廊区域内生存。生计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间必须依靠交往交流才能发展,由此产生了茶马互市、商贸交易等区域间、民族间的互动。因此,在此“走廊”形态的地理区域中,迁徙与流动成为历史上民族活动的主流趋势。

3.生态保护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

地处岷江上游地区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既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更是我国西部经济重要支撑点——成都平原的生态屏障以及成都的水源生命线。一方面该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繁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是该区域未来长期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该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也具备较大的开发潜力。因此,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平衡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并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对该区域的保护与发展都给予了清晰的定位。

不管是国家层面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四川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市州的发展战略,对该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定位就是突出生态优先、实施绿色发展。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要求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西部大开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川省“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为先导,以发展全域旅游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政策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统筹推进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和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探索走出一条适合高原藏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来源于2019年1月2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阿坝州提出了“一屏四带、全域生态,三地共建、五业同优”发展新格局,支持位于都江堰龙-四姑娘山生态区域的小金县、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未来分别建设成为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地,大熊猫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来源于2018年8月29日中国共产党阿坝州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阿坝州委关于加快建设川西北阿坝生态示范区的决定》。处于成都“西控”战略核心区域的都江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将主要落脚点放在生态守护、文化彰显、产业提升、形态优化上,期望通过构建高端绿色产业新高地,争当“西控”戰略的主力军。

二、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生态保护压力对地方发展路径具有明显约束

区域内现有的8个自然保护区中,就包括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自196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伴随受保护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的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过去,木材采伐、打猎、林下采挖、放牧、开荒种植等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也可以从木材加工和贸易当中获得收益。保护区成立以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木材采伐、打猎、开荒种植等被禁止,林下采挖、放牧受到极大限制。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以及这一区域较大规模的生态搬迁对耕地的占用,使得社区村民农牧业作业区域越来越小。而区域的旅游开发、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也由于可能产生的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受到很大限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更是不被允许。

2.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挑战现行的区域保护

当前,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内外部需求增长的压力。一是地方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和扶贫的需求,一直以来,虽然国家都在不断通过生态补偿标准的提高来弥补当地社区的经济损失,保护区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社区村民增加收入,但是现阶段的这种补偿并不能完全弥补村民损失的机会成本;同时,这种禁止与限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村民造成一种权利被剥夺的心理不快,导致利益受损的社区村民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持有消极甚至反对的态度。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当地干部群众对经济发展的呼声很高,对社区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强烈的渴望。二是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科学考察和研究基地,随着消费需求升级,该区域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旅游者进入,他们对区域内的商业环境、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方面的需求压力必然对长期以来该区域以保护为主的管理提出挑战。在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是最为惯用和简单的手段,它虽然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在处理和协调保护与当地社区发展的关系时,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往往容易被忽视,带来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加剧。

3.协调发展面临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现实困境

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跨越多个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除了法律明确的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雅安市、都江堰、汶川县、小金县、金川、丹巴、宝兴、大邑及其所辖的乡镇这三级正式行政区之外,还有一个“非正式行政区”的“卧龙特别行政区”。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条条块,在管理目标、管理重点和手段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都面临较大的挑战。例如:情况更为特殊和复杂的卧龙特别行政区,本来它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原则建立的,是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扁平化机构,但因为职能扩张,与自身最初定位相异化,在区划上属于汶川县,但管理上是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虽归四川省林业厅管理,但管理局又不仅是保护大熊猫,更要负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既管“条条”上的事,又管“块块”上的事。同时,获得上面“条条”的项目有限,地方“块块”的项目难以覆盖。管理分割的现实还会导致区域发展缺乏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上的趋同产生相互之间在争夺市场上的无序竞争,保护上的各自为政,甚至损害他人的行为出现。

4.生态产业发展整体层次低、空白多

位于横断山峡谷地带都江堰-四姑娘生态区,山高谷深,耕地狭小且分散,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困难。从气候上讲,冬季较为寒冷,地质灾害严重,农村经济发展属于资源高度依赖型,资源类型丰富、农产品品种和季节性特色明显,但市场不确定性大,抗风险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近年来,区域旅游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避暑为主的民宿接待发展较快,但发展层次低,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业的发展观念、经营理念、资源整合、景区线路开发、配套设施、旅游交通建设等都非常滞后,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品位和特色,与现代旅游休闲产业的要求差距较大。一是目前的休闲避暑主要是以中老年人群为主,收费低廉,对高端人群没有吸引力。二是区域旅游产业的季节性强,夏季人满为患,冬季门可罗雀,交通管理压力大,服务跟不上游客的需要,游客的旅游居住体验较差。三是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针对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总的来看,生态产业发展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粗放和落后,没有形成很好的链接和融合,使区域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价值、人文价值没有获得经济体现。

三、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

1.树立“经济绿色化、绿色效益化”的发展思维

对区域内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一项为了整个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伟大事业,为保持生物完整和延续性,对区域内的重点地区进行特殊保护以减少人类干预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当地社区的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部分,它们也有发展的正当权利,并且它们的发展质量将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有效开展。发展是解决区域所有问题的关键,通过聚焦生态导向,树立生态保护并不是发展紧箍咒、而是比较优势放大器的观念,跳出保护就不能发展、发展就没有边界的非此即彼的误区,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化、绿色效益化”的发展,通过绿色高质量发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发展绿色经济的宗旨是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协调,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效益增值,其核心是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人造资本、社会资本存量不断增加,以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的协调实现绿色GDP的稳步增长。〔3〕

2.强化“点、线、面”结合的全域发展思路

强化“点、线、面”结合的全域发展思路,就是要充分利用区域内国家中心城市、民族地区、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初具规模的建制镇等丰富的行政社会资源,推动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时,“点、线、面”发展架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线路图,也是破解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分割,实现全域保护的重要依托。“点”是基础,是实现全域发展的微元素,“线”是重点,能够将“点”与“点”之间的统筹发展有机衔接,“面”是关键,是跨区域发展的目标实现。在具体落实上,需要通过优先发展特色乡镇为主的几个“点”,促进各种资源要素的适度集聚,在“点”的乡镇发展起来后,再辐射“点”间沿途交通连“线”城镇及周边地区,待“点-线”扩大后,自然连成“面”,最后形成以绿色廊道建设为重点的、点、线、面结合的借力共荣、差异发展的整体发展观和治理格局。

3.以现代科学技术消弭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与产品提供了需求空间与动力,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一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按照野生动植物生长生活习性所需的空间和时间维度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减少人类干扰的前提下,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随着人们就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去尝试改变传统技术的路径依赖,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了实际的效果。因此,通过生态聚焦的技术逻辑,应用现代技术实现生态保护与道路交通、产业发展、村落布局等其他子系统的协调耦合,通过技术创新来消弭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绿色轨道交通实现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和对景区的停车压力,便于对游客的管理。而这样的技术与产品能否真正应用于实际的经济发展中,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政策激励。

4.补齐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亟待加快发展的重点,这不仅是加快该区域、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和生态保护事业发展的基础。要在国家下一个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中获得机会,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发展,该区域就要在交通、能源、信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使基础建设与四川省的“一多枝、五区协同”无缝对接、全面嵌入,以推进区域合作为核心,以助推全面互联互通为纽带,实现走廊区域的开放型绿色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点、线、面”进行合理布局,突出自然风貌,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改善该地区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体系,探索发展绿色轨道交通。大力提升廊道内景观景区和特色村镇的设施承载能力,把生态保护、村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历史记忆、文化脉络、民族特点的绿色廊道。

5.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探索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区域产业发展路子,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建设。一是应加快特色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山地农业受自然条件(如地形、气候)、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反而适宜走小产区的精品化道路。以国际先进农业发展理念为指引,充分考虑区域农牧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小产区农业方式的精品农业,走出一条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二是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全域旅游,利用该廊道“山、水、林、草、人”为一体的丰富的自然景观与民族历史文化沉积,以“点、线、面”全域发展的思维,在“点”上着力、“线”上打造、“面”上构建,使“点线面”有机统一,不断丰富和拓展旅游的内涵,推动了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和“+旅游”的格局,实现从低效旅游向高效旅游、从低层次旅游向高层次旅游转变。

6.创新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制

要实现都江堰-四姑娘生态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进行创新。一是组织创新,构建开放和有效的协商合作治理机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它以协作、整合、“跨界性”为特征,关注区域的整体利益。要推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等多方参与主体的协商合作,推动区域协调机制的构建,实现区域管理由“条块分割”走向“条块有机结合”,促进各方在交通互联、产业互补、旅游对接、生态共管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借势发展、借力发展。二是制度创新,制定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制度, 促进自然资源利用结构调整,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内不同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形成区域绿色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特别是要保证社区的利益分享。缩小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使生态区群众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区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手段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绿色化转型。例如:发展绿色金融,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债券和股票发行、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交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伍琪尔,朱梦蝶.浅谈岷江上游区域特点与发展[J/0L].教育,2017,(03).

〔2〕石 硕.藏彝走廊历史上的民族流动[J].民族研究,2014,(01).

〔3〕賈卫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需着力发展绿色经济[N].中国环境报,2018-08-03(03).

(责任编辑 王 娟)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