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娟
摘 要:化学是一门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从微观粒子到化学反应,从酸碱中和到实验演示,教师带领学生领略化学之美。在教师带领欣赏化学之美的同时,还应当运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可以真正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基础,针对如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给出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政策指导下,初中化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当前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偏低,同时教师的授课方法陈旧,难以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因此,探究高效的化学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已成为当前化学教师工作的重点。
一、提升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根据新课标的指导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能够使学生以积极放松的心态去探究精彩的化学知识。教师引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应当首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呈现精彩的化学实验,带学生体会化学的神奇之处。而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化学的奥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相关实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
例如,学生在学习化学教材时,会遇到一个“鸡蛋放入白醋”的实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指导学生观察将鸡蛋放进白醋瓶中的变化。学生初步接触化学实验自然十分兴奋,这样就会很自然地调动学生的实验兴趣。在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鸡蛋会先下沉后上升,最后又下沉?瓶子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鸡蛋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疑问,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查阅资料,解决相关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当立足于实际生活层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保证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或是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天然信息优势,为学生展示奇幻瑰丽的化学世界,帮助学生增长见识,接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实增强自身对化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充满兴趣,自然学习效率得到保障。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相关内容。教师可以开场设问:同学们,你们说人跟人是一样的吗?率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引导性。学生争论完毕,教师为学生展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具体结构,并告知学生它们的基础元素都是碳元素,完全燃烧后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特性都不相同,价值也各有不同。以此给学生人生的启迪,并为学生构建一个奋进向上的学习情境。就好比学生一样,大家都是以“学生”的身份独立存在,学生或优秀或平庸,归根结底是内在不同。以此为例,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又教化学生提升内在品质。
三、重视实验,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需要从化学教学的本质出发,提升学生对初中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学生处在对新鲜事物好奇的阶段,需要通过了解相关实验去拓展自身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而化学实验刚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世界本质的窗口,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精心为学生挑選极具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化学作为经典的实验科学,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及严肃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氧气的制取实验以及氧气的相关性质”时,教师为学生展示排水集气法,搭建制取氧气实验系统的过程和注意要点,这些重要的实验操作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而后才能够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巡视状态,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查、装、定、点、收、离、熄”的实验流程,保障学生实验安全。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实验流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制取氧气知识的理解。
四、强化记忆,练习巩固知识
学生学习化学知识,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记忆。因此,化学又有“理科中的文科”一说。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采取有效的记忆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使学生能够牢记化学基础知识,做到脱口而出。这便需要教师利用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时间段,课前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课中再次回顾所学知识,课后设计家庭作业,为学生巩固知识。
例如,学生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复习相关知识点: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碱中和的原理,以及测定中和反应的方法。学生在课前一遍又一遍的复习中不断加深自己的记忆。上课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出具相关试题,加深学生的理解。课下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再次温习相关知识,最终使之形成永久记忆。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有效引导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借助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并坚持复习知识强化学生记忆,从而达到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红叶.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8(15):68-69.
[2]郑爱玲.浅谈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J].亚太教育,2016(8):150.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