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国
摘 要: 张掖市民乐县是丝路要冲,在风雨中见证着河湟要隘的辉煌。从五千年前原始氏族的刀耕火种,到东晋郭瑀在临松薤谷凿窟授业,民乐始终秉承着“耕读传家,兴学育人”的优良传统,被誉为“盛开在祁连山下的基础教育之花”。本文从集中力量优化初中办学条件、借助“寄宿制”法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SW+课堂”让教学点与优质校“齐步走”三方面就民乐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优质资源科学集中 寄宿制 SW+课堂
近年来,民乐县以“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将办好每一所学校融入教育发展工作,努力办好偏远教学点、狠抓农村寄宿制小学质量、集中力量优化初中办学条件,以均衡发展为尺,民乐县正一步步丈量自己教育发展的步伐,向渴望优质教育的百姓递上满意的答卷。
一、优质资源科学集中,初中都在城区办
每天下午放学后,民乐二中初一(16)班的学生王鸿远都会来到学校的开放式图书馆,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舒舒服服地窝在洒满阳光的沙发上阅读。民乐二中86330册藏书、10000册电子书的大容量图书馆里,阅读空间被沙发、地毯、坐垫、书桌分成不同类型的阅读区域。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区域读喜欢的图书。累了,可以坐在大厅正中观看立式电子大屏幕上播放的各种纪录片,也可以在二楼的资源教室利用不同器械做一些放松身心的小游戏……
很难想象,具备如此先进条件的民乐二中只是一所普通初中,而与二中相似的还有三中和四中。民乐县三所初中全都集中在县城办学,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师生在校内学习工作的先进性、优质性。而将三所初中全部办在城区,集中优质资源提高初中办学质量,是民乐县均衡发展的第一步。
为了让所有初中生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民乐县在调整布局时加大教育设施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支持将三所初中全部改在县城办学,不仅硬件条件上三所学校相差无几,在师资配置上也将全县所有初中教师打乱调整,均衡分配,使三所学校师资总体水平差异几乎为零。在整体师资达到均衡的同时,民乐县还要求各校在分班时进一步均衡,将各学科教师在每个班进行科学分配,并且全部从初一开始3年跟班走,进一步使各学校内班级间的师资力量达到均衡分布。
各学校内部的均衡已经初步形成,然而民乐县却不满足于小范围的均衡发展,县教体局局长李林学说:“只有整体提高,才是真正的提升。”尽管学校硬件建设条件已经处于同一水平,但校际间仍然要交流,共享特色资源。“学校间资源共享,一所学校的特色和经验被其余两所学校使用、借鉴,才能齐头并进”。
对民乐县很多初中教师来说,虽然在不同学校工作,但几乎能享受同样的工作环境,教研交流更是互通有无,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民乐三中的吴长荣就是其中一员,他对二中的校园环境、课堂结构、教研交流模式非常清楚,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他是民乐县的教师而不是三中的教师。“我经常参加校际间教研交流活动,三所学校老师在不同时间集中在一所学校进行听、评课,进行培训、比赛。尽管3所学校地理位置不同,但我感觉好像就是一所学校的三个校区一样,因为我们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设施共享、理念共享”。
除了硬件和师资水平的均衡外,为了保障学生权益,民乐县先后出台了《民乐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意见》《民乐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接收管理暂行办法》,为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出台《民乐县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和《民乐县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个,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能就近入学、随班就读。设置在民乐二中的残障儿童训练康复教室,既有先进完善的辅助设施,又对有需要的残障学生实施师生共同看护、帮助的管理方式,不仅让学生获得生活上的照顾,更获得内心的温暖。
二、借助“寄宿制”法宝,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2017年6月,民乐县民联寄宿制小学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笔记本,围着正在进行顶碗舞练习的学生不停地拍摄、提问。他们是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从首都赶到民联寄宿制小学,对该校顶碗舞和霸王鞭两个特色社团活动进行专题片录制。
时任民联寄宿制小学校长的王林帮说起自己的学生,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提到学校顶碗舞和霸王鞭两个特色社团,他说,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为了避免寄宿制学校校园生活单一、呆板,学校利用民乐县传统顶碗舞和霸王鞭,开发编写成校本教材供学生学习。这样学生既参与了有趣的活动,又对家乡历史、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走进丰乐寄宿制小学,刚巧赶上学校下午的综合活动时间。为了让学生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乐寄宿制小学规定每天7小时学习时间之外,下午安排不同主题的90分钟综合活动时间,一周5天内要进行两次大阅读、一次主题影片欣赏、两次学校特色体艺社团活动。学习之余,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校园时光。
民乐县寄宿制办学已经成为农村办学的一大特点,出色的管理水平得到不少教育专家和其他学校的好评。这些成果都得益于该县严格高效的安全监管办法。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在校安全,民乐县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时段、空间、岗位、人员、职责“五统一”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强化学校“三防”建设,精心打造校园安全“防火墙”,特别对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通过突击检查、定期排查、学校自查等手段遏制风险点,使学校不仅是学生的“快乐校园”,更是他们的“安全堡垒”。
此外,为了确保寄宿制学生吃得好,民乐县还积极利用政府投入和“改薄”项目,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起学生餐厅,炊事员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统筹拨发,学生一日三餐均由学校食堂供餐,餐廳工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细致严格的岗前培训、全面体检等筛选环节,最大限度地确保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安全。
利用寄宿制学校对农村中心小学和大规模村小进行严格管理,是民乐县向均衡发展迈进的第二步。据统计,2015至2018年,民乐县累计投入27456.15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该县牢牢抓紧“改薄”机遇,建设校舍面积129958平方米,并分年度按比例为项目学校配备图书、床位等教学设备和生活设施。2016年,该县又投入3300万元标准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重点对中小学校门、校墙、校舍、厕所、体育运动场地等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建设。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面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三、“SW+课堂”让教学点与优质校“齐步走”
每周二的早上,民乐县易家湾小学三年级学生何岳超都会带着自己的水彩笔,早早来到学校。这天早上有他最喜欢的美术课,今天课堂上,他们要跟着视频里洪水小学的美术老师一起学习四格画。
美术课开始了,美术老师打开电子白板,连接视频资源。视频里,洪水小学美术老师开始教学。易家湾小学的学生边看视频,边在自己的图画本上创作。
这样视频同步接轨,利用信息化进行高质量远程教育,由优秀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与教学点共享课堂的做法,是民乐县于2016年实施的“SW+课堂”。据李林学介绍,由于民乐县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所在鄉镇寄宿制小学就读,形成151所一至四年级农村学校。这些学校学生少,无专业音乐、美术教师,音乐、美术课均由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兼任。由于兼任教师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课程意识不强,课堂教学规范化程度不高,课堂教学质量相应较低。
为了规范农村小学一至四年级音乐、美术、品德、科学等学科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民乐县于2016年论证提出利用“互联网+教育”,实施“SW+课堂”。SW是双师及微课的汉语拼音首字母。S是双师即两位老师,一个是专业的音乐、美术教师,也就是微课中的授课教师,另一个是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教师;W是微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3所初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联合城区的洪水小学、金山小学及各乡镇寄宿制小学的专业音乐、美术教师、品德课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制作一至四年级音乐、美术、品德及三至四年级科学课程的微课及课件,上传到民乐教育资源库。一至四年级农村学校师生根据需求下载、使用微课、课件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
此外,为了让偏远教学点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其他学校一起发展,民乐县还以地理区域将全县划分为10个学区,并建立积极、开放、灵活的校际交流机制,通过实施信息技术运用下的音美等教学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探索与创建小班化课堂教学有效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资源区域共享,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同时,针对全县农村小学、教学点布点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采取乡镇寄宿制小学、中心小学捆绑周边薄弱小学和教学点的发展模式,全县13所农村寄宿制小学、24所中心小学捆绑了邻近106所小学和教学点,积极开展3个层次教研活动,逐步在同一学区内形成教学管理、共享设施、师资调配、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研教改、质量监测和评价激励“九统一”,实现同一学区内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进而推进全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均衡发展的路上,民乐县步履坚实。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创新理念抓管理,精准发力补短板,聚焦改革促发展,切实提高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努力开创民乐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卫慧芳.浅论实施均衡教育对学生均衡发展的影响[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9(s2):153-154.
[2]黄晓梅.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以重庆市永川区基础均衡教育发展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5(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