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军强 于晓林
摘 要:基于差异教育理念的初中学生学情微研讨,研究学生学习的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的差异,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间段把握学情,观照差异,探索课前学情微调研、课中学情微把握和课后学情微分析的操作策略,有效地优化调整了课堂教学结构,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自己“生命小增值”的惊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差异教育;学情微研讨;专业成长
一、核心概念
学情微研讨:微研讨即小、精、准的研讨。选取学情研讨的点要小,实施的教学活动要精,形成的教学策略要准。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围绕某一具体学情进行深入了解,集中研讨,准确把握。从学生潜在状态的两个维度进行研讨时,教师要预设各层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情思活跃度,会达到什么状态,发展到哪个层次?通过“教学评价和后测”了解学习目标达成度,各层次学生是否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拟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学生学情把握策略
课前学情微研讨,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力或方法等进行有重点的分析把握。我们在校本教研中,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计课前“导学作业”,让学习前置,以学生完成的导学案为载体,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
(二)课中学生学情把握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需要去搜寻学生学习表现的证据,从而随时判断学生整体及特殊个体在班集体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在学习吗)与学习程度(已经走到了哪里),这更显出了课中学情把握的重要性。
(三)课后学情研讨策略
课后学情微研讨指如何利用课前导学作业的“前测”与课堂学习之后的“后测”进行对比,搜集学生学习变化的证据,从目标达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三个维度进行微研讨,从而起到反思改进教学的目的。
三、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差异教学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追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是生命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行为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权利,满足每个学生各个方面的合理需求。
(一)学情分析是备好课的重要依据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学情了解得越充分、越细致、越有针对性,教学效果就越好,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备课首先要考虑的事情,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相匹配,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才能做到对重点、难点的设计合理、合情,教学和学习才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是教学开展要实现的价值追求,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对學生学情的分析上,初中各学科教学带有很强的连续性,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往往建立在“累积学习”的基础上,所以要对学情进行分析,把握学情的特点,真正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认知特点。
(三)学情分析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都必须依托学情的分析,通过了解“实际是什么”,掌握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心理动作等方面的现有状态,才能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科学地界定、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突破才能实现,否则教学内容会无的放矢、一盘散沙。
(四)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
没有对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个人表演。教师只有对学情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的水平、学习的态度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四、研究成果
(一)课前学情微调研,推动差异课堂教学的基本起点
课前学情微调研,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与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力或方法等进行有重点的分析把握。我们在校本教研中,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计课前准备和前测内容,让学习前置,把握学生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学会学习。
1.专项检测:教师在课前,分析新知识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通过专项测试了解学生的不同准备情况,并做相应的差异策略。
2.个别谈话: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不同的经验和阅历、态度和能力,为课堂提供丰富的差异资源。
3.导学作业:教师设计自学提纲并指导自学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学生困难点、薄弱点,课上重点突破。
(二)课中把握学情,灵活推进差异教学思维的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需要去搜寻学生学习表现的证据,从而随时判断学生整体及特殊个体在班集体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在学习吗)与学习程度(已经走到了哪里),这更显出了课中学情把握的重要性。
听其言:从听、说两个维度掌握课中学情。如:生生对说、对讲(低层讲给高层,体现差异互助策略),异号挑战(激发学习潜能,体现分层递进策略)
观其行:从说、做两个维度把握课中学情。如:生生循环看(高层次的知识树送给低层次看,体现差异优化互补策略);组长把握个人,教师把握整体。
究其因:教师抓住小组、学生的精彩点、生成点、错误点进行追问,分析原因,灵活采用差异策略。
(三)课后诊断学情,彰显差异课堂教学的力量
课后学情主要是指学生学习之后的变化表现情况。在学生学习之后,教师搜集学生学习变化的证据进行分析,可以为教学中差异观照的有效性分析以及下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可靠的参照。
1.自我教后反思:执教者对本节课学情把握,差异教学策略运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精彩点与遗憾点,目标达成度进行自我反思。
2.同伴观课议课:教研组老师以折线统计图为载体,以学习目标达成率为标准,从教学过程的导学—导疑—导练,和课中学情把握四个维度观课议课。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