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梅
摘 要:首先讲述了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叙述了课堂教学概念和创新数学课堂设计的涵义,重点讲述了创新数学课堂设计的涵义与重要意义,其能为社会培育优良性的创新性人才做好坚固的基石。其次,是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虽然教育领域中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但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这部分内容重点论述了传统数学课堂教育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最后,论述了实施小学数学创新课堂设计的解决办法。这部分内容从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水平等方面论述了实施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课堂设计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经常在无意间变成了“快餐式”教学,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通常都被无视。为了改变“唯成绩论”的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注重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其综合能力水平有所提升。
一、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充分发掘推理资源,错失有利时机
小学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了深度研究的基础上不难发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处处存在推理,但并不是一切推理都是显而易见的,教材中直接呈现出来的推理大多存在于例题或习题中,教师很容易把握,但也有不少潜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推理。对于教材中可见的推理,教师要及时利用,而那些潜在的推理,则要善于挖掘,更加重视,因为这往往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最佳素材。发掘出潜藏于数学知识深处的推理,本身就是数学思索的结果,对老师来说,是教学能力的体现,对学生而言,则是一种思想的引领与启发。刚接触数学的学生,每个人都是从简单的自然数开始学习数学的,学习自然数当然少不了练习写数,但是重复写同一个数是一个机械、枯燥的过程,那么如何让写数变得富有趣味,还能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呢?不妨把任务换个花样,刚开始时用填空的方法,比如“‘1和‘0手拉手,组成□一起走”“数一数,我有□个手指头”等,过段时间之后,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哪个数,建议学生写一些有规律的数,例如“1,3,5,7,…”“1,2,3,5,…”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在应用题训练过程中培养其推理能力,从引导学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隐含的数量关系,将数学语言转化成数学符号进行运算,到调节运算的数据及顺序,利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等一系列解题环节,每个环节都是锻炼学生进行推理的大好时机。最后,通过验算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推理能力,因为验算的过程就是一个逆向推理的计算过程。
(二)运算教学中忽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之前,我国数学学科发展受传统数学理论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长期以来都是以直线式的形式编排,考虑到6~12岁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课堂上教给学生的通常是生硬的抽象结论,而且都是以完成形式出现,课堂环节很少设计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学生难以体验发现和猜想的喜悦。很多教师进行运算教学时大多采用形式化的演绎推理,而极少运用合情推理。究其原因,相当部分教师认为运用合情推理进行教学探索是徒劳无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学生盲目地摸索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给后期纠正错误的认知加大难度;其次,不论学生摸索的结果如何,最终仍要遵从数学的规定。这样一来,数学的抽象与严谨就变成一把双刃剑,砍去了严肃而活泼的数学思想,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惨遭扼杀。在运算教学中融入“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必须设置学生参与推理的环节,将学生置于活动之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合情推理,除此之外,在运算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到:第一,合理改变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减少学生被动地接受“……是什么?”“……应当如何做?”等结论的次数,给学生创造数学知识探索、参与推理活动的机会;第二,教师必须对教科书有全面、精准、熟悉的把握,有对教材进行整合改编的能力,使得学生能运用推理进行运算,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参与合情推理数学活动的时间。
(三)未能分析教材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数学教材内容的编写是有层次、有梯度的,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知识系统也越来越完善。数学运算知识也是如此,从简单的自然数到数的运算,再到贴近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由简到难逐步升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等因素决定了小学生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层次、有阶段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是数学能力,运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能力的第一个层次,推理能力在第二个层次,小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了简易、单一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复杂、多样的综合能力。传统的“教书匠”已成昨日,课堂上读课本的时光也已不再,学生接收知识信息的速度很快,对于教师来说,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层次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匠心”精神,忽视教材的层次性,对学生的层次性把握不到位,有时为了赶进度,不得不舍棄某些基础的、简单的知识点,甚至不惜放弃能力发展较差的学生。显然,这样做短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长远来看,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又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运算过程中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环境因素
学校是学生各方面能力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行政、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师资质量等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这对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的要求很高,快节奏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疲于接收和消化知识,然而,学生能力提升的时间和空间却大大地被削弱了,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学生有继续思考的兴致,却由于时间限制不得不暂时停止,一旦思路被打断就很难再继续。
(二)学生因素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大约在6岁到12岁,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存在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特征,换句话来讲,小学阶段的儿童每一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总体来讲是稳定的,但由于外部刺激对儿童所起作用不同,使得速度有所差别,但从整个过程来讲,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前进的。李丹、高敏在其论文研究中得出,10~11岁是小学阶段推理能力高速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在这一时期已经能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加强推理意识,其推理能力能会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推理能力只可能是初级的,教师要依据不同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三)教师因素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师本身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教师的教学范围有时会长期固定在某个阶段,这使得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固化,低年级的教师不会过多地考虑学生的长期发展,只注重学生特定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整体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能力与学得知识不同,教师的教授方式也就有所区别。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僵硬的教学方式,不断鞭策自己学习业务,紧跟時代发展,改变陈旧观念,在吸收和借鉴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独特的教学方式,时刻挖掘自身的教学潜力,进而提升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空间。
三、运算过程中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兴趣,强化推理意愿
“如何让推理变得有趣?”是教师在运算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时值得重视、值得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50分钟,但据笔者在小学实习期间与各科老师交流和观察发现,实际教学中真正用来教授学生的时间还不足一半,大部分原因就在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这是这个阶段学生的显著特点。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一堂课的开始就得下足功夫,抓住小学生平时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均衡发展
每种推理形式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也不可能单独地发展学生某种推理能力,就好像人要均衡地补充各种营养,才能促进营养更好吸收,推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样,学生掌握两种推理的趋势和水平是相近的,不论发展速度或快或慢,它俩的水平始终围绕某一点保持平衡,将两种推理形式有机结合,学生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推理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运算教学时,要同时加强两种推理能力的培养,不能偏废其中之一。
(三)联系生活实际,扩大推理空间
联系生活中小学生经常接触的、有关数的运算的事物或活动进行教学,使培养小学生推理能力的范围不拘泥于课堂,扩大了提升推理能力的空间,不仅可以创造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加减法之前,安排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陪父母购物,然后将购物小票带到课堂,老师选择其中一张在课堂上展示。
(四)有意识地寻找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素材
事实证明,形成一定的能力必须依赖具体的学习素材,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抽象思维,借助具体的素材和知识点更容易形成能力。教材是培养推理能力最经典、最便捷的资源,挖掘关于推理的素材,首先可从教材开始。教材中很多看似与推理无关的例题,其实是最好的推理素材。例如在解密“圆周率”时,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大多数教师都会以讲故事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圆周率的由来,学生只需要接受并记住这个知识点就行,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推理素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分别量圆的直径和周长,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上,观察数据的规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就是推理的结果。为了验证其的准确性,学生又多画了几个圆,仍得出一样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推理的乐趣,还感受到了发现数学奥秘的愉悦感。
打好推理基础的关键期就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利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从培养学生的初级推理能力开始,将推理能力的提升贯穿运算教学始终。这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教师要明确现阶段在运算过程中培养推理能力的问题,注意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推理方法,让学生养成运算过程中进行推理的习惯,从而使推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本文以理论为指导,辅以大量教学案例,从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等多个角度对目前我国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进行分析,提出在数学运算中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创新。由于笔者理论研究水平尚显不足,一线的教学经验有所欠缺,本文某些观点还有些许不成熟,今后将以此为动力,积极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检验上述策略的有效性,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芳.从能力走向素养:小学数学推理能力培养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福建教育,2016(14).
[2]朱希萍.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推理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师,2014(6).
[3]胡春颖.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6(5).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