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意义,接着重点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方式,以期为初中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初中;道德与法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到一种合理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将其完美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是教师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所以,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应用这种方式,以此来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育的作用
(一) 明确初中生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则是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最好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活动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则是将学生放置在最主要的位置上,让同学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的方便,而且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去发现一些细节上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可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为之后的课程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 增强初中生的综合能力
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是指信息相互分享与交流的过程,然后将这个过程用于指导道德和法治教学,让学生可以在交流与互动的时候,就可以拥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在互动式交往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向学生和教师展现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真实看法,这样才能凸显出初中生的思辨能力。
二、 互动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方式
(一) 在多项互动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化的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不可以随意说话的,身子也必须要坐正、坐直,这就是所谓的“端正态度”。在这种看似规范的课堂环境中,无形中就造成了一种非常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教师要做的就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将学生放置在一个主要的位置,引导他们能够主动的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尽量将讲授的过程,转变成为学生相互交流与探究的过程,这样也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参与度。此外,在学生相互交流的时候,教师也要发挥出自己的引导作用,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能够有一定的收获。例如在《同住地球村》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明确教学重点则是认识到全球经济化的意义。在“共同的家园”的探究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去收集一些国际上的新闻,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与分析,每位小组要派一名组员上台讲述自己的感受。并且总结一下当今世界的特征有哪些?这时候,学生就会非常主動地参与到其中,增强同学之间的联动性,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
(二) 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构建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
道德与法治课中,经常应用到的一种方式就是“案例法”,这种方式一般是选择那些真实的事件,然后这些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取代掉书本中过于笼统的理论知识,让初中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案例法的时候,最好还是结合书本上的一些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更加真切的去感知到案例中所蕴含的道理。例如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和中国发展相关的照片与视频,如中国成功的加入了WTO、青藏铁路的建成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朝鲜领导人在北京会晤,两方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一起努力,共同推动半岛的发展。而且俄罗斯外交部也发声表明,愿意继续同中方保持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一起去解决东北亚地区的一系列问题。在播放完这段新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如:“在朝鲜半岛的危机中,中国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向同学和教师分享自己的答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为解决各种国际难题所做出的贡献。
(三) 角色互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现阶段教材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要进一步地去完善互动式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走向讲台,去体会到自己当教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而在组织这项活动的时候,尽量为学生构建一个足够开放性的环境,然后让他们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更加合理化的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第一次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那些平常胆子比较大,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尽量地避免冷场。例如,在“多彩的职业”教学中,当学生对教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想象一下应该怎样去规划自己的未来的职业,接着让他们通过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等方式,去做好相应的方案。最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同学和教师。在采用了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四) 课堂辩论,加深初中生对社会现象的具体认知
将辩论融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起他们的好奇性。应用辩论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实际上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通过辩论,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潜在联系,他们在收集素材的时候,也能全面的去理解和应用同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例如,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辩题:创新和落实谁更加的重要?正方则是认为创新更重要,所要表述的观念则是,如果科技没有创新,我们又怎么按时的上学,落实教师布置的任务呢?而反方则是认为实践更加的重要,如果不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思考,又谈何创新?在通过辩论之后,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发现,课堂上的知识同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且在辩论的过程中,也能深入地去探讨和了解到法治知识的正确性,更能加深初中生对社会现象的具体认知。
三、 结束语
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教师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上,应该灵活的采用多种不同的互动教学模式,设置一些有趣且灵活的互动环节,最好是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也能取得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茂洪.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34).
[2]郑媛.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6).
作者简介:
林亚平,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