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数形结合为基本方法,以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生动的问题情境和丰富的数学活动中,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构建动态的课堂,师生、生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引发智慧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最终实现“有效、高效、魅力”的课堂。
关键词: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数形结合
一、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学习几何的能力,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自学、分析、总结能力。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本章内容从全等到相似是一个飞跃,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在本课学习中,主要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模式,让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归纳、学习本节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二、 教学重点: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推导
对比例基本性质的推导,学生容易想到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导,而对于设比值k的方法,会有“怎么想到设k”的疑问。本设计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思考一步一步引向深入,从具体的比值到抽象的、但更具一般性的比值k,不仅回答了“怎么想到”的疑问,而且通过问题的步步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 教学难点:线段比的概念的引出
本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放大、缩小的过程,从而引出图形中相应线段也同步放大、缩小,进而提出用线段的比刻画、描述形状相同图形的不同。由于学生对多媒体应用背景熟悉,加之整个操作过程形象、直观,因此有利于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四、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在线
[师]观察图片,得出形状相同的图片有什么不同。找出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预设答案)]每组的两张图片形状完全相同,但大小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大小不同。
(设计意图:从生活图片入手,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和授课教师的照片入手,激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授课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二) 归纳新知:线段的比
[师]用什么刻画、描述形状相同图形的不同点呢?
(短时留白思考。)
[师]用相应线段长度的比来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长度的比。(AB∶CD=m∶n,即ABCD=mn=k或AB=k·CD。)
[师(强调)]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设计意图:引出学习线段的比的必要性。由面到线,渗透数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比值k的方法是解决比例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比值能够刻画两个图形的大小关系。)
(三) 探索新知:成比例线段
(PPT截图展示。)
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方格纸中,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EF,AD,EH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生(预设答案)]……
[师(总结)]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借助方格纸,通过计算相关线段的比,引出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四) 探索新知: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例1 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3 cm,b=2 cm,c=6 cm,求线段d的长。
[生(预设答案)]……
[师(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a,b,c,d四個数成比例。
(设计意图:从有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考虑,引入比值k。通过把乘积式转化为比例式的过程,为学生后续学习更比性质、反比性质做好铺垫。)
(五) 学以致用
[师]例2 长AB=a m,宽AD=1 m,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若AEAD=ADAB,则a的值是多少?
[生(预设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用“数”的方法解决“形”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性质的应用。通过鼓励性评价,提高参与度,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通过变式练习,拓展学生思维,对概念的理解更清晰,透彻。)
(六) 归纳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预设答案)]……
[师(总结)]
数学知识层面:(1)线段的比;(2)成比例线段;(3)比例的基本性质。
数学方法层面:(1)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的数形结合的思想;(2)设比值k的数学推理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在本环节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对概念进行梳理,深化知识的理解。通过经典建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想。)
作者简介:
李鹏飞,甘肃省嘉峪关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