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东妹
摘 要: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学习起点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间有“困”“疑”“会”三种不同的学习心理状态。文章从学生的这三种学习心理状态出发,进行行之有效的引导,促使课堂有效生成和创新,从而形成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
关键词:学习起点;有效;课堂;数学
“探究学习”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形成专业技能的过程。学生探究学习活动存在着“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不一定是同步的。从教材的角度来看,“现实起点”比“逻辑起点”要显得难以把握,学生因对“现实起点”的关注和了解不够,致使教学显得低效或无效 [1]。再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间有“困”“疑”“会”三种不同的学习心理状态。笔者就学习起点的这“三态”,谈谈如何把握好学生的“现实起点”,促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
一、根据学生的“困”,进行有效引导
当学生面临新的学习,如果逻辑起点显著高于学生自身的现实起点,则无法使用自身已有的能力和经验来建构新的知识,因而陷进探究的“困”境。此时,若没有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的思维会陷入尴尬的窘境,挫伤其探究的积极性。
片段一:“平均数”的教学。
原题:男女两组学生举行套圈比赛,每个人有15个圈。女生有5名,她们分别圈中10、4、7、5、4个;男生有4名,他们分别圈中6、9、7、6个。问男生和女生谁圈得更准一些?
师:根据题意,你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是男生获胜还是女生获胜?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因为男女人数不相等,直接用总数比较,显得不公平。
师:有没有办法区分出胜负呢?
生1:去掉一个女生。
师:你觉得去掉哪个女生合适呢?(教师的本意是,不可以去掉人数)
生2(男):把那个圈的最多的女生去掉。
女生群起而攻之:那怎么行,只能把圈的最少的去掉。
感悟与思考:对于学生来说,“平均数”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即使有之前学过的“平均分”的基础,但两者之间的作用与意义截然不同。生活中,偶尔会有“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来计算最终得分”的情况,这种场景容易给学生一些负面暗示。教师想用“平均分”这个“逻辑起点”,引导学生想到用“平均数”来解决实际问题,明显超出了学生的“现实起点”,探究的“困”也因此形成。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本想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出发,引出平均数,但事实却与教师的想法背道而驰。教师一句“去掉哪个女生合适呢?”学生在这句话中,迷失了需要探究的方向,从而出现了低效教学。
究竟怎样才能将学生带出认知的“困”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平均数的本质着手进行引导。如学生提出“因为男女人数不相等,直接用总数比较,显得不公平”时,教师可以提问:“哪组同学获得了胜利?”重点提示是两个团队的比赛,要寻找出能够反映团队情况的数据。若有学生提出增减人数的方法,则直接给予否定。如:“人数不变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看出哪一组获得胜利呢?”接下来,根据学生的回答,顺理成章地引出“平均数”的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疑”,进行有效生成
当学生处于良好的问题情境时,会以积极的状态进行思维,但也会有“愤悱”的状态,即心中的“疑”,难以破解。这时,学生面对材料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之间是胶着状的,这种状态是最佳课堂状态。只需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获得灵感或自我思辨,从而“识得庐山真面目”。
片段二:“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教学。
展示情境图,图意为:编程组有8名男生,6名女生;合唱组共有84人;毽球队的人数是编程组的2倍。求合唱队是毽球队人数的几倍。教师要求学生使用综合算式的方法解答,提取学生作答的典型,板书如下:
第一种方法:84÷(8+6)×2=84÷28=3。
第二种方法:84÷(8+6)×2=6×2=12。
根据板书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算式相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讨论中,学生对运算顺序产生了争辩,结合计算的步骤,学生发现这两种算法均不对。第一种计算方法的顺序出现了错误,结果却符合题目意思。第二种计算方法,虽然计算顺序正确,但结果不符合题目要求。教师根据这个情况,启发学生:“有没有什么办法,既不会违背運算顺序,又符合题目意思?”
沉默片刻,一生举手:如果再加一个括号,就可以了。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而动。通过几轮讨论,最终将原计算改成带中括号的算式:84÷[(8+6)×2]。
感悟与思考:执教者没有按照常规方法,讲授“中括号”的相关知识,而是紧扣学生的“疑”,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与思考获得对“中括号”的认识。整个过程,学生不断地自主探究、答疑解惑,使课堂充满智慧与灵动,较大程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正因为抓住了学生心中的“疑”,从而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
三、根据学生的“会”,进行有效创新
课堂教学中“未教先知”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学生面对材料的“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他们用“会”来驾驭课堂,貌似热闹、欢喜的课堂,是否真的有效呢?显而易见,是否定的。这种欢喜、热闹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均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所谓的“会”也只是浮于表面的现象。对“未教先知”的情况,该怎样处理呢?
片段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
师:同学们有没有在超市买过东西?请买过的同学举手。买东西的时候,你们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金额吗?例如,一个塑料饭盒的价格为29元,可以看为……?(将29元看成30元)
用课件展示两件商品,并在商品下方分别标价:2□元、3□元。
师:两件商品各买一件,可能需要付多少钱?(50元)有可能是52或53元吗?(可能)可能六十几元吗?
生:可能,如果这两个数的个位相加,有进位则是六十几元。
师:可以举个例子吗?(27+36)有可能需要七十几元吗?
生:不可能,因为个位数最大是9,而29+39=68。
师:同学们总结一下,买这两件商品,什么时候需要六十几元,什么时候需要五十几元呢?
生:这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就是五十几元,需要进位就是六十几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加的口算,进位与不进位的知识。买东西时,我们可以估算,但是在超市谁不能估算?(营业员)生活里的口算,与人员的职业和数量有关,有些可以估算,有些必须精确计算。这两件商品的价格,可能是多少?
生:第一件商品的价格,可能是20到29元,第二件商品的价格可能是30到39元。
师:你们能分别说说两件商品加起来,是五十几元或六十几元的例子吗?
生:21+32=53(元),26+36=62(元),等等。
感悟与思考:既然学生已经“未教先知”,提前“会”了,教师则可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知识间的内部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心加工、有效创新,促使学生对“会”的内容充分交流,由“会”引“疑”,进而深入探究所学内容 [2]。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讨论,自主地找到“进位”与“不进位”两种情况,学生对估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短时间的学习材料引入,不但较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师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在面对学生提前“会”时,教师的任务反而更重了。主要“重”在怎样重新解读、把握和使用教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把握住学生的“会”,从而实施课堂有效创新。
总而言之,“困”“疑”“会”三種状态,只是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泛化区分。其实,不同的班级群体,有不一样的学习起点;不同的个体也有各自的学习起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研读教材,耐心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知其困、解其惑、促其会”,才会实现课堂的有效探究。
参考文献:
[1] 李琬春. 关注学习起点 构建高效课堂——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设计[J]. 学苑教育,2018(09):44.
[2] 居军. 构建高效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做起[J]. 教师,201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