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娟
(河北省大城县第一中学,河北 大城 065900)
人一生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就是高中教育,进入高中以后,知识内容整体数量较初中剧增,学困生数目剧增,这是一直困扰教学第一线的每一位老师的困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方方面面,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关注学困生。长期以来,我校把学困生的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现有情况,本课题组特提出本课题研究,以期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
关于学困生的研究,主要针对某一学科,局限于一个年级,且范围局限于学校和学生之间。本课题创新之处在于1、从高一至高三全程跟踪;2、突破了学科的界限;3、学科发展不均衡的优秀学生也纳入学困生范畴;4、从多个视角去研究问题,综合准确的把握高中学困生问题,更具有深层次探索和研究的价值。
(一)多视角研究“学困生”的表现、形成的原因,特点并寻求行之有效的转化策略。
(二)从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角度,摸索出一条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新策略。
(三)以个案为基点,以课题实验学校为单位,形成适用于我校实际情况的转化经验和转化成果,为更多的教育者提供一个崭新的教育方式,以供学习和参考。
(四)实现教师思想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换,真正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一)高中学困生形成因素分析
根据对我校学困生的调查研究,结合对以往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为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便于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本课题组总结归纳了学困生的九点形成因素。
1、原有基础知识薄弱是学困生形成的基础性因素
2、学习兴趣的缺乏和消极的学习态度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动力性因素
3、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效率性因素
4、缺乏主动性学习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认知性因素
5、学习任务重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阻力性因素
6、个别学科知识点难度较大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学科性因素
7、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的差距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条件性因素
8、不当的家庭观念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情感性因素
9、不良的社会风气是学困生学习困难的观念性因素
(二)高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本课题组对学困生形成的不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四位一体”转化策略(见图表一)。
1.“实践—研究—思考—修改—实践”五环节编织转化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变学困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本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实践—研究—思考—修改—实践”五环节编织法。指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总结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多方位思考,对症下药,初步制定改变措施,再经小组讨论、修改,最终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将方案应用于实践。五个环节紧密编制,缺一不可。方案中涉及到学生本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促使学困生加以转化。即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家访等途径来发现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通过激发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引导高中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高中学困生梳理正确的学习目标等方式教育高中学困生学会如何学习。不断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来转化学困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身不断发现问题、改善问题的过程,来实现自身学习的提升。
2.学校建立“分层—探究—鼓励—合作”性学习转化机制
这里所说的学校方面,全面地说应该是整个教育系统,因为具体的事情需要学校来做,离开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支持,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也无法进行。第一,教学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由于所有学困生的知识体系有缺陷,教学中要根据他们的实际,落实分层教学的一些作法。如:作业任务要有层次。第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寻找贴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效应。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不特殊优待照顾优等生,更不要歧视、瞧不起“学困生”,从而建立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第四,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较之其他学习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即通过划分学习小组,利用学生实现“以先进带后进”。在小组学习合作时要注意学生分组的合理性,既要考虑到小组内的自主学习又要考虑小组间的竞争学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3.父母提供“和睦—规律—勤奋—充满生机”的转化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管是家庭内部的氛围,还是父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当一个家庭出现了学习困难学生,家长们又应该做什么呢?课题组认为有两个方面:
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避免一些无谓的争吵,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对于预防和改善孩子学习成绩差、厌学和自卑情绪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其次,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给与他们理解和鼓励。另外,家长也需要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孩子当前所处的情形,探究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摆脱学习困难。
4.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转化氛围
学习困难现象虽然发生在学校,但是社会也有其一定的责任,并且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时间长了也会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社会人士对学困生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学困生的成长漠视甚至歧视。我们希望全社会的人员能对学困生有个正确的认识,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多看看学困生的长处,多奉献自己的爱心。
课题研究以来,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与思考。
(一)课题研究面太大,不利于更深一步的研究。我们下一步将寻求小的切入点,来更深入的研究有效转化学困生,涉猎它的深水区。
(二)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到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对那些受社会、家庭影响较深的学困生来说,笔者的转化效果不尽人意。
(三)由于高中教学任务严重、高考压力大,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投入难度大,致使一些教师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