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者的文学史——论木心文学史的讲述方式

2019-09-11 06:58杨斯淇
参花(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独特性木心文学史

摘要: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家,木心将史实同个人情感、观点相融合,向世人述说了一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他的文学史”。《文学回忆录》记载着关于木心文学史的讲述,集中体现了他讲史的独特性。木心注重个人的自我意识,将个人的文学观点、文学喜好都填入其中,转述先贤的点评之余又添加了一些随想录式的人生感悟,形成了一种感悟历史文学的“串烧”。在文学史的讲述中,木心力求将文章的西洋风情同中国古蕴相结合,让文学史在具有深度的同时又不失自然与空灵。

关键词:木心 《文学回忆录》 独特性 文学史

近年来,“木心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学者瞩目,关于木心的文学研究日益增多。木心,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学家,他将无数的作家学者、史学人物充盈于大脑,将史实同个人情感、观点相融合,向世人述说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他的文学史”。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讲世界文学史,其实是我的文学的回忆。”

木心曾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他所愿的是在文学的世界中海阔天空,将世界文明与文学艺术融于一身,以个人的视角来审视世界文学史。他的“回忆录”中,注重的是私人往事,他将个人的文学观点填入其中,在转述先贤点评之余又添加了一些随想录式的人生感悟。这种讲述的独特性及文学观点的传递无疑使当今文学史的书写有了新的思路,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一、内容梳理与选择

都说木心的这五年讲学像是一场“文学远征”,他没有所谓的教学任务,更多时候是以一个特立独行的巨人姿态将世界文学做以另一种方式的编排,以自己一个人的视角审视中外文学史。他的讲学没有课本,也没有考试,完全凭借个人喜好,在郑振铎的《文学大纲》为底本的基础上讲述他一个人的“文学回忆”。

翻开《文学回忆录》可以看到全书的内容包含了古典文学、中世纪文学、东方文学、中国文化等内容,十分丰富。但仔细阅读又会发现木心的文学史讲述篇幅并不匀称,史料也并没有覆盖到方方面面。

(一)非学院派

自司马迁的《史记》开始,读者便可看出史学家对于史料的收集力求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到了近代,文学史家们开始要求系统性、全面性,学院派逐渐主张将戏曲、民歌、讲唱,甚至通俗文学等多样的文学样式纳入文学史的梳理中。郑振铎曾在《中国文学史插图本》中说道:“新材料实在太多了,有一部分需要著者第一次来整理,来讲述的。但这种新的资料,自小说、戏剧以至宝卷、弹词、民歌等等,实在因为被遗忘得太久了的缘故,对于他们的有系统的研究与讲述变成了异常困难的工作。我们常常感觉到,如今在编述着文学史,不仅仅在是在编述,却常常是在发现。”从这段话中能够看到庞杂的史料编撰是发现的过程,而没有仔细回味,是将众多材料进行融合、理解、消化的过程。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与学院派的有很大不同,在讲述过程中,虽然是以《文学史纲》为底本的,但史实是大幅缩减的,他的个人议论多且广泛。比如他在讲述希腊神话时,对于故事他都三言两语地述其梗概,再加入一些西方史学家、中国文学家的观点,如克罗齐提出的历史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性、魯迅评《史记》的观点。同时又加入他的个人观点,比如“我不同意克罗齐的一些观点……考据气盛之人,我也反对,例如司马迁。”木心主张对史料研究不必详细深入,艺术家们对于文学要有自我感受。

(二)自我感受

木心认为文学史的讲述是他对文学史的解读,因此凡是他认为重要的作品和作家,他都会增加篇幅、史料着重论述。木心喜欢音乐,他常常将音乐融于文学史的讲述之中。如在《新旧约续谈》中,增加篇幅讲述音乐艺术,甚至在这本文学史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音乐。又如在讲述《中国古代戏曲》时,木心将春秋时期至明清末期的中国乐器都做了介绍。木心文学史的独特性在此也不难看出:他的自我感受与主观意识让他同文学进行对话。

木心特别喜欢拜伦,他曾经说道:“拜伦,我的讲义写了十六页。曹雪芹先生可能有意见了。”木心对于拜伦的讲述,选择从拜伦的童年开始,用大量笔墨从孩童时期的生活经历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再到他的诗歌、小说的详细解析,至此再引申到拜伦的精神家园。陈丹青特意在这一讲的末端记叙了木心的一句玩笑话:“给拜伦开一个追悼会。”木心是性情中人,是精神贵族。他倾向于将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作家学者与艺术家的灵魂智慧相结合,为此,在面对授课对象为艺术家时,他更多体现的是文学的趣味性以及带有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

二、独特意义

木心讲述世界文学史主要是为学生介绍一些他个人推崇的作家、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木心本人的文学阅读感悟。木心的文学史讲授不同于传统教学,其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对于文学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宏观视角

在《文学回忆录》中,众多的材料可以看到木心的宏观视角。他常常将世界各路的文学家“论资排辈”。对于文学史家,他通常分成两个层次,一种是追求思想境界的,另一种是着眼于现世社会的。而对于艺术家、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分类,木心也分成了两个层次,一个是思想的心灵层次,一个是现实的感觉层次。“在众多文学家、艺术家、诗人当中,思想的心灵层次表达的是对宇宙、人类、世界、人性的绝望,以高尔基、罗曼·罗兰、鲁迅等人为代表;而现实的感觉层次则强调社会对于生活、命运、人及社会之间的重要性。”

木心在讲述文学史时还关注世界文学的共通性,他将世界文学放入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历史进程之中,联系种种因素进行比较。在《文学回忆录》中,曾经提及:“世界文学的相似性的评论随处可见,而且还往往独具新意,发人深省。”木心在讲述作家或是文学阶段时,常常举出其他国家相似的或是某些共通之处的作家或是阶段,他不用深思熟虑,而是信手拈来,他将世界文学进行深刻剖析,让这种独具深意的文学史学习方式传递出去。

(二)语言优美

台湾女作家简帧曾经评价木心:“木心,统治者,治理一个早已失落的文明古国,那里唯一的法律是美,粗俗与肤浅,将被处以雷击。”作为一名诗人木心享受着诗歌中的音乐性,喜爱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为此,木心在文学史的讲述中,力求一种实践,其文章涵盖着西洋风情的同时又带有中国古典的灵思意蕴。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力求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保持着诗歌独有的韵律感与节奏感,将古典与现代的语言、西方文化同中国文明相融合,以一种自然、诗化的语言让文学史有更多的审美情趣,让真实的史料通过优美的语言更富有生趣。也正是这种更富有意蕴、深度又不失自然、空灵的特色风格成为木心讲述文学史的独特性之一。

木心一直拒绝对他所讲述世界文学史讲义的出版,其原因是他认为这并非是他的创作。陈丹青在《文学回忆录》中曾提道:“在我们的文学视野中应该怎样看待木心先生?他在五四以来的新闻学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观景中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这种位置对我们,对文学,意味着什么?”可以看出木心作为一名诗人、艺术家,他的文学史还尚未得到学界对其的深入探究,但他这一独特的文学史讲述却对当今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木心讲述,陈丹青笔录.文学回忆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木心.素履之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10.

[3]简帧.《木心作品集》的推荐语录[M].台湾:印刻出版公司,2013.

[4]李仲凡.木心《文学回忆录》的文学史新讲法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4(05).

[5]李静.你是含苞待放的哲学家——木心散论[J].南方文坛,2006(05).

(作者简介:杨斯淇,硕士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独特性木心文学史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文学鲁宾逊”的远去与归来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秘书工作独特性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