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密
一、木心与木心的研究现状
(一)木心
木心,原名孙璞,其名字据他本人称是取自木铎之心的意思,其人气是在近年来才在大陆引起关注,尤其是弟子陈丹青等人对其的推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個拥有了六十多年的创作经验,却在晚年首次在大陆出版作品;一个在知天命的年纪却远渡重洋追求美学的流亡;对于不少读者来说,他们仍然感到困惑,木心是谁?木心是怎么被传播的?为什么木心在这个时代突然出来?木心的阅读群体是哪些人?本篇小文意在解决这四个小问题。
关于木心,人们对于他的了解并不多于陈丹青在媒体前说的两句话。陈丹青在媒体面前塑造的木心更大程度上是现代传媒视角下的木心,而真正的木心则要回归到木心的本文里去。关于木心的介绍可以很简短,他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2006年落叶归根,返回浙江。在知天命的年纪里,奔走他国异乡,不论谋求生计还是艺术追求,关于他的评价,现在也是众说纷纭,勾连错镂,褒贬各异。
(二)木心的研究现状
关于木心的研究,由于资料的缺乏以及其本人与大陆文坛的疏离,现在并不是很成熟也不完善。目前为止,关于木心研究的共有10篇硕士论文,期刊文章六十余篇,主要集中在2011年至2015年,而在2006年到2011之间近乎空白。
木心的传播更像是一场媒体的狂轰滥炸,任何发布会式的评价都演变成激情演讲,评价背后的理论深度和理性思考被挤压的毫无保留。然而若无这些爆炸式的传播,我们还会知道木心吗?还会阅读木心吗? 杜威曾提出了一个看似异想天开的观点:“在所有的事物中,传播是最为奇妙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正是链接的起点。那么关于木心和大陆的奇妙链接,则要追溯到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开始。而在此之前,大陆文坛关于木心的消息近乎于无。事实上,早在1985年,《上海文学》就发表过木心的作品《圆光》。陈子善先生在2001年《上海文学》上也发表了木心的文章《上海赋》,引起部分人的关注。[1]如果说,2006年对于木心来说是进入大陆文坛的一个标志性年份,那么2013年对于木心来说则是进入大陆读者群的重要年份。
木心在三地的传播与接受以木心的艺术性和各地不同的艺术标杆而各自相异。在美国,木心是极富艺术追求的画家;在台湾,木心是才华横溢的文人;而在大陆,木心却遭到了近乎相反的评价。事实上,木心在大陆的传播,从一开始就缺乏文学史的根基,缺乏评论家遒劲的批评笔墨,缺乏学家的群体研讨,他的文本一直游离在外,所以无论是由于出版社的印刷销售,还是陈丹青等人在媒体面前的力捧鼓吹,木心始终只是一个出版现象或者媒体现象而不是文学现象。在这两者现象过渡的中间,则是充满期待和密码解读的接受过程。在2015年11月16日,木心美术馆在浙江乌镇开馆,这正是在还原一个真实的木心,木心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画家。在这两者之间勾连的是他始终如一的美学追求。
二、传而不应与评价的迷惘
(一)传而不应
从2006年到现在,木心由小众读者群体走向了大众,也开始进入学术圈个人的视野中,但是关于木心的文学评价仍然是莫衷一是。木心的出现似乎更像是由大众媒体掀起的一场传播热潮,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木心会突然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
尽管在2006年,陈丹青说,如果说下半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推广木心。但如若说是陈丹青一人之力强人所难的去宣传木心之作,恐怕而今难以服众。从一个出版现象到一个文化现象,木心的文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隔离在我们的文学评判尺度之外,突如其来的回归,让我们在大众媒体上认识了一个文学家木心这显然有些怪异。但是木心的出现并不能摒弃传播的作用,也正是媒体让我们认识了木心及其作品。陈丹青在宣传木心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说服木心回国、出版书籍、整理出版《文学回忆录》和《木心谈木心》、修建木心美术馆、开座谈会、发布会、接受采访、录视频等一系列的活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是泛黄纸张上的印刷体,是历史厚重的积淀,而木心却要以传媒为突破口撕裂文学与历史的紧密连接,这让不少读者在评价木心的作品时受到现代传媒的价值干扰。
木心出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仅是由于现代传媒的作用。木心的文学价值究竟是止步于大众传媒,还是止步于文句的美学意义上,还是在时间的淘涤下我们的另有发现。木心,正如童明所说,“本质上是个哲学式的诗人”。[2]所以木心的诗歌实质上是对生活和自我的一场思考博弈。由于思考本身局限在因果律的狭小空间内,所以其博弈本身也是一场值得考量的战争。木心的出现,不仅仅关涉到木心作品的评价问题也关涉到木心作品本身的价值问题。
(二)评价的迷惘
从2006年到现在,木心始终是一个传媒现象。无论是出版热潮还是个体阅读,木心的文学作品在远离大陆文学中心之后的回归显得那么生疏那么游离。作家阿城说“共和国缺这样本来就应该有的知与识的构成。”[3]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知与识让人们在他的文字面前满是困惑与不解。这样的知与识究竟有没有人为的拔高木心的文学价值,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深入木心的作品中去,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还包括绘画作品。
2013年,《羊城晚报》曾做专题“被高估了的大师”报道木心。报道中,张柠教授认为木心的文学价值是被高估了的。木心现在来说确是一种传播现象,他没有任何大陆文学根基,在主流学术圈里,任何以一个版本的文学史对于他只字未提;在传统媒体下,他也是在2006来拿开始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在的蔓延和流传仅仅是现代化的传媒在起作用。任何一种传媒都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仿佛文学的本质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人类赤脚走路印下的脚印里。关于木心的文学,究竟是一种传媒造势,还是另有珍馐,这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木心2006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自己的书,此时他已经69岁了,而在此前的几十年里木心在大陆是一片空白的存在。从传播上说,木心与时代的联系也才刚刚开始。那么在这几十年里,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木心或者说如何界定木心的文学身份?孙郁说:“我读他的作品感到了一种评价的困惑。”[4]这种困惑不仅仅是孙郁教授有,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有。陈丹青也在问“我们如何定义木心先生的文学归属?”、“可能是我們時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关于木心的评价莫衷一是,李静也说“我们文坛的精神尺寸是怎样的?木心的文学又是怎样的?” [5]
目前国内关于木心的硕士论文仅为10篇,相关文章不过百篇,博士论文和专著为零。木心更像是活在媒体之中,频繁地曝光,频繁地遭受质疑,却始终没有进入主流话语。尽管陈丹青、童明等人极力推崇木心,可就像凤凰网报道那样:木心一边被神化,一边被看不起。主流话语圈对木心的漠视或者无视让人不禁想起了木心自称的“文学鲁宾逊”形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对于木心仍然抱有很大程度上的困惑。迷惘可能更加是处于一种纠结于文本字句的标尺衡量,却也丢失了木心的美学追求。这些困惑只有到木心的美学流亡中才能找到答案。文学的价值究竟是与文学思潮紧密相连,还是独立与文本之中;艺术的价值究竟是深藏于作品之中,还是在艺术家的经历之中,这就是评价木心的关键。
三、接受错位的奇怪、现象
(一)读者群体
木心是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作家,最能代表他作品风格的散文也以一种新的美学风格姗姗来迟。木心语言古朴精妙,结构不拘一格,引起了广泛读者的兴趣。木心的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没有读者的自觉接受就不会有任何价值。各个群体的读者都从木心的作品中找到了自己所定义的木心作品。
大众文化消费给作家带来了市场与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误读、改写和定型。但意义的解读是无限的。木心的作品活在消费市场上,也活在现代传媒上。大众读者始终跟在传媒这根指挥棒上,他们的阅读和接受带有十分强烈的个人色彩以及市场色彩。这部分读者有木心文学作品爱好者、《文学回忆录》爱好者、木心画作爱好者,也有二者三者兼有的。木心身份的多种可能性在这里更加明显。
无论是精英读者,还是大众读者,关于木心作品的接受他们都在不同的角度选择性的接受了木心,也做出了他们的评价。
(二)群体错位
木心出生于1927年,笔力勤耕几十年,但从未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文章。直到1983年,在陈英德夫妇的鼓励下木心开始重新写作投稿,开始受到海外华人和台湾文人的推崇。究其时间意义上说,其作品是属于八九十年代的。按照这个时间,木心的读者群体应该是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木心更多的读者是8090后,从木心的研究现状就可以看出,关于木心的研究,有10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专著都为零。据此可以判断出,木心的读者接受群体发生了错位的奇怪现象。2011年,在木心的追思会上,上百名不知名的青年读者从全国各地赶去参加木心的追思会,这些读者的年龄都非常小,都是8090后,这完全出乎陈丹青的意料。木心的读者群体一开始就偏年轻化,大多是8090后在一次记者会上,陈丹青曾说:“我有兴趣的倒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木心出来后,绝大多数读者是年轻人,是7080后,甚至是90后?”甚至在2015年湖南高考的语文卷子上出现了木心的散文《童年随之而去》。木心读者群体的错位,是木心作品的一个接受现象。
(三)错位原因
木心作品接受错位情况不仅仅是与木心本人的经历有关,更与木心与时代的关系相关。从传播学上说,木心作品的传播受到到了公众人物的影响和粉丝效应。陈丹青作为公众人物,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基础,而且其粉丝大多是8090后;在接受木心的时候,青年大多是受了陈丹青的影响。从阅读层面上说,这是一个阅读断裂带的问题,现在的青年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对于中国古典名著读之甚少,加之木心作品在继承古汉语的同时也很好的融合了西方的艺术思维特质,这更加符合青年的阅读口味。从本文上说,木心像是一个五四遗腹子,在文学的孤岛上写作,远离了红色中心话语,其作品更加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从研究资料层面上说,关于木心资料的匮乏造成了研究的困难也是部分研究者在接受木心作品时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
[2]童明.世界性美学思维振复汉语文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6(8).
[3]阿城.哎呀,我真不是木心的学生[N].凤凰副刊,2014-09-30.
[4]孙郁;木心之旅[J].读书,2007(07).
[5]李靜.你是含苞待放的哲学家——木心散论[N].南方文坛,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