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氏杆菌病作为一种极具传染性的败血类病毒,对于高原地區所放牧养殖的牦牛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生命威胁,其严重者会有一定可能造成牦牛的死亡,进而给牧民造成经济损失。即使最终未带走牦牛的生命,也需要进行医治,给牧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巴氏杆菌病的干扰值得关注。该文阐述了巴氏杆菌病的含义,对其临床症状和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该病菌的一些特点,综合以上分析和阐述后提出一些应对防控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巴氏杆菌病;高原牧区;牦牛;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66
0 引言
在高原地区由于草丛旺盛,适合发展畜牧业促进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牦牛作为一种生存能力极强的生物,成为高原畜牧业中的一个主要养殖物种。牦牛养殖在高原牧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推力,对于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随着国家政策往西部及贫困地区的倾斜,对于高原牦牛养殖有更大的扶持力度,使高原地区牦牛养殖有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为当地居民的创收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牦牛养殖中,牦牛的生长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牧民收入的增加。在所有因素中,巴氏杆菌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对牦牛有较大的威胁,严重的可能会造成牦牛的死亡,严重降低经济效益。对于防范巴氏杆菌病非常具有研究意义。文中全方面对于巴氏杆菌病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能为高原牧区的牦牛养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概述
首先需对巴氏杆菌病有概念上的认识。巴氏杆菌病具有2个特点,其一是具有传染性,其二是败血细菌,即造成牦牛出现败血症状。该病菌会使牦牛的组织器官产生炎症,同时会伴随出血现象,这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牦牛患有该疾病的季节不是非常固定,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该疾病的感染,但是相对初春和晚秋患病概率会大一些。同时初生牦牛以及年纪较小牦牛是感染该病菌的主要对象,主要原因是由于这种年龄段的群体的免疫力较差,自身抵抗巴氏杆菌病侵入的能力不强,被入侵感染巴氏杆菌病。
2 临床症状
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3方面:水肿类型、败血类型、肺炎类型。
2.1 水肿类型
水肿性巴氏杆菌病。水肿现象通常会表现在牦牛全身范围内,即为全身性水肿。也有可能会出现部分性水肿,牦牛喉咙部位、胸部及颈部出现肿胀的概率较大,同时3部位皮下组织还有可能会出现恶性的肿胀。在特殊状况下,牦牛甚至还会出现舌头水肿,即牦牛舌头的某个区域出现肿胀现象。通常出现水肿性巴氏杆菌病时,牦牛皮肤上会出现一些黏膜,并且其呼吸也会加重,这时牧民要引起重视,因为该发病时间可能会持续12~36h,如果没有及时救治,牦牛很有可能直接死亡[1]。
2.2 败血类型
相比较水肿性巴氏杆菌病,如果在没有及时救治的情况下,败血性巴氏杆菌病更为容易造成牦牛的死亡,该类型疾病持续12~24h。在产生败血性巴氏杆菌病时,牦牛的体温会增加到约42℃,同时牦牛进食的欲望和实际进食的量均会减少,且降低幅度很大。牦牛的心跳速度也会突然增快,在精神上也会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整个全身各个部位都会非常干燥,同时还会伴有腹泻等现象。还可从牦牛所排泄出来的粪便中判断其是否感染败血性巴氏杆菌病。若感染该类型疾病,牦牛所排泄的粪便上会残留牦牛的血液及黏液。
2.3 肺炎类型
肺炎性巴氏杆菌病在3种类型的疾病中死亡率最高,观察数据表明,若牦牛患该类型的疾病,80%概率会致死,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若感染该类型疾病后未死,并且痊愈,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病牦牛的抵抗力。肺炎性巴氏杆菌病跟水肿型巴氏杆菌病是相生的,即患肺炎性巴氏杆菌病必然会出现水肿现象,还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出血现象。该类型疾病产生时,病菌会对牦牛的肺部进行攻击,造成肺炎,同时会使患病牦牛的呼吸出现困难,并且伴随有咳嗽以及流鼻涕等迹象。该类型疾病的时间跨度比上面2个要长一些,持续时间约3h至1周[2]。
3 发病原因
巴氏杆菌病菌作为一种真菌,其生存的环境也需要较为潮湿,通常主要在牦牛的呼吸道中寄生。该病菌不能长时间独自生存,因此会跟寄主存在一种“共生存”的关系。通过分析和对比一些放牧区,发现下列环境较为容易产生巴氏杆菌病菌:①牦牛所居住的区域环境太差,非常不卫生;②气候非常潮湿并且闷热,日常温度也变化很大,时而温度很高,时而温度很低;③牦牛的运动量较高,同时营养未跟上,造成牦牛自身身体素质和抵抗力的下降。
4 流行特点
从季节上分析,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是最主要还是集中于春季和秋季;从牦牛自身分析,通常初生的牦牛以及刚购置来的牦牛会更为容易患有巴氏杆菌病,这是由于初生牦牛身体抵抗力较差,而刚购置的牦牛会由于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暂时不能适应,造成身体不适,容易感染巴氏杆菌病菌,而适应一段时间后,不易感染巴氏杆菌病菌;从管理分析,若对牦牛没有做到较好的保暖措施,或者给足营养,都会可能增加巴氏杆菌病的患病牛。巴氏杆菌病菌会通过病牛或者蚊子等动物进行携带传染。
5 预防和防治措施
5.1 预防
饲养、消毒、卫生以及疫苗接种等方面着手均可作为巴氏杆菌病的预防手段。在饲养中,饲养人员应要懂得相关的营养知识,要懂的营养搭配,进而能通过食物提升耗牛的抵抗力。作为牦牛经常生活和睡觉的牛圈,牧民要经常性的进行清洁,以保证饲养环境的干净和清洁。另外,对牦牛生活区域,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避免一些细菌的滋生。对于初生牦牛和新购置的牦牛,牧民要及时给予疫苗注射,以保证牦牛体内能有抗体抵抗病菌的侵入。
5.2 治疗
若牦牛出现患病症状,并且较为严重时,需要使用药物对病牦牛进行治疗。治疗巴氏杆菌病的药物通常是使用谱抗菌。使用谱抗菌进行治疗时通常都采用注射治疗,即通过注射器将药物注射到牦牛肌肉中。通常会每小时注射1次,并且在第1次注射时剂量稍微大一些,之后的注射量视病情而定。若出现脱水、呼吸困难等现象,还可注射有葡萄糖、碳酸氢钠和复方氯化钠混合液。将3种药物有机结合起来注射,能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作用,保证牛体内的酸碱平衡,并且可利用最短的时间将药物注入牦牛体内[3]。
6 结束语
作为高原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之一,牦牛养殖对当地居民的创收有巨大的推力。在畜牧业中,疾病的防范是牧民收入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前提。巴氏杆菌病作为危害耗牛生命的一种疾病,若不充分重视,很有可能会对牧民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该疾病应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并且在疾病出现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巴桑.高原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和预防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36(2):123.
[2]杜雪玲.高原牧区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6(5):79-80.
[3]龙林林.高原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探究[J].农家参谋,2017(12):163.
作者简介:普布卓玛(1986-),女,西藏拉萨人,藏族,本科,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