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鑫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2-0077-01
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反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这一教学目标。只是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并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从文本内容中体会到文本情感。而学生若是无法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情感教育模式是针对性地克服情感教育缺失问题的有效教育模式,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对其进行充分的运用。
1.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知识,采取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和情绪方面的体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引进新的教育模式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举措。具体而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重要性可以体现在:其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实际上体现了比较明显的感情语言艺术,通过优美又动情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情感。其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情感交流,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语文教师需以情感教育方式来熏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并且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有利于塑造其健全的品格,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情感。其三,在情感教育模式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会有很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吸引学生融入这一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其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學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在问题情境中开展情感教育
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将其迁移到另外一个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而在情感教育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旨在通过问题情境来让学生体验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在体验情境的时候,很容易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甚至会更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比如在《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大山深处有一群总是起早贪黑进行劳作的农民,他们的目光被四周大山隔绝,使其并不了解山外世界的模样,也不知道现在的社会有了什么样的发展。如果你们是其中的一员,会对山外的世界产生什么样的联想?”
在这一问题情境下,学生会融入到其中的角色之中,甚至将自己当做是大山深处的一员,结合内心的真实渴望,在脑海中勾勒自己想象中的山外世界。同时,学生也更能体会到文章作者传达的情感。任何学生都在童年时期做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或者产生过不切实际的幻想。学生在体验情境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作者笔下抒写的童年向往与困惑,在成年之后,这种困惑就成了一种新的感悟和信念。自己心中的理想虽然是远大的,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不断地战胜失望,去翻越一座座山,迎着自己对理想的呼唤,在信念的支持下,不畏长途跋涉。
(2)通过以趣促学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将兴趣化为持续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以趣促学的教育功能。而且教师要唤醒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激趣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尤其是教学的艺术本身就不在于传授知识与本领,而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唤醒以及鼓舞。比如在《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假如我在上最后一课”的讨论活动。在这个讨论活动中,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奇特想象力,想象一下自己正在上一堂最后的课,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一讨论活动可以起到有效的激趣作用,能够让学生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发展。
(3)基于自我认同感的情感教育
初中学生处于比较敏感的青春期发展阶段,其内心的自我认同感比较薄弱,缺乏坚定又清晰的信念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情感的人,这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这个具有情感的人,既要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又要有坚定不迷茫的信念,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使其在产生自信心的同时,可以在内心迸发强烈的情感,树立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切实将这一教育模式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被唤醒情感意识,甚至迸发强烈的情感,学会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推动自己朝前行进。
参考文献
[1]魏立邦.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J].甘肃教育,2018(20):58
[2]王秀云.论“情感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48
[3]牟国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8(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