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9-09-10 08:21金凤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金凤

摘要: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起步较晚,研究范围比较狭窄,进行相关研究的人才也不多。我们和国际上应用心理学教育水平领先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我们的教育现状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各行各业日益增长的心理学人才需求。基于以上情况,制定清晰的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我国提高应用心理学教育水平,满足社会生产需要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对应用心理学目前产生的问题的反思出发,对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更加清晰的界定,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等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经济长期稳定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变化显得尤其剧烈,也正是这样一个现状的出现,激发了社会对于应用心理学的巨大需求,这也给了中国应用心理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在对应用心理学的这样巨大的需求驱动下,相信通过明确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使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1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

应用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实际生活领域的各类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是在九十年代之后,其发展的历程比较短,发展过程的经历也比较坎坷,不管是在课程设计还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现对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思,希望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对症下药,促进我国在社会以转型时期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1.1教育定位不准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社会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部分行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式各样的心理现象层出不穷,由此也带来了对应用心理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体现出应用心理学本身应用型的特点,导致我国培养出的应用心理学方面的人才很难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从我国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方面主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进行应用领域相结合的实践培养,导致学生仅仅能够成为心理学理论专家,却表现出不佳的实践能力,使得应用心理学的培养错位。

1.2教学缺乏针对性

应用心理学专业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应用于实际生活领域的心理学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应用心理学领域正需要各种各样的合格人才,同时这些合格的人才还要满足各个行业特定的发展需求,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培养目标制定的失误,我们在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我国对于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缺乏对应用领域相结合的系统性教育,所以难以引导学生对心理学应用领域进行深入拓展的学习,导致学生在应用领域的知识层面很难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从而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和解决能力。

1.3培养目标不清晰

应用心理学专业与我国其他热门专业相比较,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不清晰,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时候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思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未能进行有效地衔接。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不清晰,导致后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没有方向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掌握了一些大而全的理论知识,但是很难在应用领域实践落地,这更是给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2确定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路

教育部关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能在企业、教育、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领域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学校为社会培養人才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体现出来这个终极目标。

2.1强化培养目标的应用性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在21世纪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剧痛,随之而来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在不断地显现,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社交媒体依赖问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独生子女面临的中年压力问题,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要相应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在进行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时候,要根据社会需求出发,最终构建合理的应用心理学教学体系,使学生通过应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真正地解决社会实际面临的问题。

2.2构建多层次培养目标

对于应用心理学这样一个在社会上应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构建多层次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停留在临床心理学等单一的方面,要结合不同的社会需求,进一步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较全面的人才培养方向,使应用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一种发散性增长前进的趋势。

2.3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应用,即服务于社会需要。因此在制定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就应该着重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主要出发点,把理论教育作为基础,侧重于社会实践方面,才可以很好地达到应用心理学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实践性的培养方向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学校通过各类社会实践与社会组织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各行各业对心理学专业应用的认知,同样也能促进应用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总而言之,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应该侧重应用、明确目标、突出实践,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相信在应用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能够突出自身的特点,为社会发展输送有用的人才。

3中国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

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还只是应用心理学发展的第一步,想要真正实现其终极目标,还要教师、学生、社会团体等众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边根据我国目前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的反思提出了几条服务于应用心理学发展的途径,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3.1突出课程体系的针对性

针对教学而言,应用心理学的基础课程应该包括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涵盖心理学核心内容的课程,以及临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涵盖主要心理学应用领域的相关课程。除此以外,还应该根据社会生产需要,在应用领域进行必要的课程拓展,开设一些社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比如网络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职业健康心理学、人事选拔测评心理学、激励心理学等。

总而言之,应用心理学的课程设计要立足于基础心理学理论,侧重于心理学的实践应用,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好扎实的基础理论上,结合个人兴趣方向,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3.2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其目标都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要求突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重要素质。社会现状、学科特征和学生就业需求等决定了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认知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本科阶段,学校应该着重学生心理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应该在使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增加社会实践,要在多行业多领域与社会团体进行教学实践合作,使学生深入社会,利用自己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及通过案例研究总结的经验进行实际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融会贯通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增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3.3拓宽专业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心理学在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不断地拓宽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成为了应用心理学教学目标的必然。学校应该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对应用心理学的专业方向进行取舍和拓展,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对心理学的应用知识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并且能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选定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促进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专业应用。

4结语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也孕育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到社会的变化,并且积极地去适应变化,应用心理学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相信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应用心理学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完善,并将逐渐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胡丽萍.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J].教育与职业, 2016.

[2]王健.关于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3]徐大真.目标导向的多元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4.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小学劳技教学实践中心理学的应用
双证书制培养模式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探索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