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

2019-09-10 08:21许文豪
青年生活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许文豪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向小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小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健康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盘然,不知疲倦,但整个学习阶段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上体育教育课的入门阶段,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有些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存在模式僵硬、成人化色彩浓,或教学直奔主体等缺陷,阻碍着小学生全体参与。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1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1.1 尊重学生从叫出他的名字开始

体育教师一般教学的班级都比较多,加之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少,学生上完体育课就回班级,所以体育教师都很难记住班级学生的名字,只有个别学生,比如班长、体委或是教师特别喜欢甚至是觉得厌烦的学生的名字。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2012年的9月份,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10月份我接手一年级四个班级,一百六十个学生,最初一周的教学,每每有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是表现较好的同学我只能用“这位同学”、“那位同学”来代替。直到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我说完之后对我说:“体育老师我叫XXX。”这时我才顿悟,是应该记住学生的名字了。可是说起来简单,一百多个学生怎么才能记住,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记住5-10个学生的姓名。慢慢的课堂上表现突出的我记住了、课堂上表现差的我记住了,最后就是那些熟悉那些处于边缘化或者是少言寡语的学生。渐渐的我发现,上课时表扬或者是批评学生效果比以前“这位、那位同学”的效果提高了许多。学生对于老师能记住他的名字也觉得开心,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许多。因为知道学生姓名,交流颇为顺畅,师生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就拉近了,课堂教学中也方便在小组练习中分配任务时更好的落实到每个学生。

1.2 尊重体现在平等的对待学生

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首先教师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体育教师在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方面自然应该高于学生,但作为独立的个体,教师却应该与学生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以一中居高临下的态度凌驾于学生之上,只会增加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久而久之会产生抗拒心理。

1.3 尊重体现在宽容与善待学生的错误

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有些缺点或过失,犯点小错误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在一定意义上人的一生就是在犯错和纠正错误中成长的。作为一名教师有着教书育人的义务,当学生犯错时应及时提醒,进行纠正。

第一,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坦然面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处于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中,学习意味着尝试,尝试就意味着会犯错误,通过纠正所犯的错误以达到进步。抹杀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就有可能意味着扼杀学生进步的机会。

当一个学生犯错,最忌讳的就是教师对其冷嘲热讽,挖苦。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讨厌这个教师;同时也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与人格。

2 魅力课堂,促进提高

2.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课堂上如果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难在整节课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时不时和旁边的同学说几句话,发会呆。这就是考验一个体育教师的时候了。

首先,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雨天在教室上室内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体育锻炼的好处、观看运动会比赛,从主观意识、视觉等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利用情景导入,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解或是练习上。课堂中将游戏教学法贯穿在整节课中,一年级学生喜欢玩游戏,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制定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游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与本节課的教学内容呼应,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

2.2 课前准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因此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其一,教师要充分、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各种情况,包括身体素质水平、技术技能水平、学习能力与态度、个性特征等,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其二,教师要有更加充分的课前准备,对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才能有条不紊。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一年级学生对于教师的技术动作讲解不能充分的认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以示范为主、精讲多练。体育课的特点就是运动,学生要多运动才能达到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学优生要少讲多练;中等学生主要突出基本动作技术的学习与运用;学困生则应放低要求、放低起点、浅讲多练,重视掌握基本技能,不能打击其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避免出现过多的重复或是口头禅。

教师既是一个导演,要有全局观,安排和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强调细节;同时教师又是一个演员,要熟记自己的台词,而台词就是课堂上的语言,熟记台词才能保证课堂上没有废话,语言生动而简练。

参考文献:

[1]罗耀芳,张洪泰.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J].四川教育,2010.0.4

[2]卜伟著.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J].体育师友,2011.05.

[3]尤小青.让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牵手[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04.

[4]邹斌炫.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选择[J].广东教育,2004.01.

[5]李建乔.应根据少年)L童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7.36.

[6]荆军体.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启发们用[J].体育师友,2009.04.

[7]罗玮.我的教师梦:艺术。体育教师成长叙事[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8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