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阅读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2019-09-10 07:22:44籍晓静
青年生活 2019年25期
关键词:着力点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籍晓静

摘要:阅读教学要切实转变“以讲为主”“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践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要找好着力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实践活动,并讲究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着力点;阅读需要;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多少年来,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是在一篇篇课文上去用力,这好比是教师很费劲地打鱼给学生或者是与学生一起费劲地打鱼。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将精力集中用在训练学生早点学会打“鱼”的方法上,让他们自主、快乐地打“鱼”(学习一篇又一篇的课文),而我们教师就如同教练站在旁边指挥(组织)、欣赏(评价)打“鱼”。正如全国小语理事长崔峦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要以语文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文的运用。”也就是说要把阅读教学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上,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要实现这个目标,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新课标,把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不断探索阅读教学切实可行的“新路”,找准着力点。

一、利用阅读期待,感受“阅读是一种需要”

阅读期待,就学生方面来讲,是对将要阅读的文本充满的一种理解欲望,也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点燃学生阅读的兴奋点,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一种可持续的阅读欲望;而对于教师方面来讲,就是通过谈话、讲故事、情境渲染等各种方法,对文本作适当的广告,告知文本的某些特性,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愉快积极的状态中走进文本,从而为他们正确理解和感知文本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一次,一个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面对这种带有侮辱性的挑衅发问,其他记者都看着周总理怎样去应对,没想到总理却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为马克思主义,轻松地就化解了尴尬。然后问学生:“你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接着再引入课题:“是啊,机智巧妙的语言,能有效地帮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古时候有一个九岁的孩子,回答别人问题时语言风趣机智、妙趣横生,让人叫绝。大家想知道吗?(学生听了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眼里充满了期待。)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杨氏之子》。

实践证明,恰如其分地利用阅读期待,可以以兴趣为切入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趁兴而学,往往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摆脱教师在课堂上的不利掣肘,形成自学、自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组织实践活动,体验“自主的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教育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大量的语文实践,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事实上,语文教学实践的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与引导。

1.在批注中体验自主阅读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教材进行适当地批注,引导学生在“静心会文”、“切己体察”中深入文本,融入作者的心灵深处,体验文本的情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感悟的能力。“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要让孩子知道阅读是自个儿的事,只有经历自己动手去圈圈画画,动脑去分析思考,用心去体验,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才更容易留存在记忆深处。为此,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悟、所得等点点滴滴简单明了地写在文本的空白处,或者也可以把自己認为重要的、有用的,应该注意的字、词、句、段作相应的圈点、勾画等记号。

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分别用“——”和“~~~~”画出最能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的句子。并自由再读有关句子圈出关键词,写下批注。这样通过抓关键词、句写批注体会的形式,使学生自主地感悟总理工作量大、时间长、态度认真,以及生活上的简朴。而且在感悟语言的同时感悟人物形象,真正在语言文字中真切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2.在讨论中体验自主阅读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总会遇到一些疑惑,有些是由于个体理解不透彻而造成的,有些是由于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不能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而产生的疑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达到晓理明义,破解疑问的目的。

3.在查资料中体验自主阅读

文本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果只靠老师讲和学习语文教材学生是很

难理解的。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再从中作一些方向性的引导或补充。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轻松地理解了句子。

例如:《生命 生命》一文中,“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先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杏林子的资料,进而了解杏林子怎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让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深处,感悟到了杏林子精彩人生的意义,感悟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然后再结合资料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呢?从而达到借鉴资料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还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讲究教学策略,提升“阅读的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进一步引导、指导学生在“学

会”的同时,“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锻炼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会学”的过程,是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快乐地对学习规律、探索发现、体验内化的过程。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必须要讲究教学策略。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一些新观点也层出不穷。我们只有立足于新课标,把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不断探索阅读教学切实可行的“新路”,找准着力点,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不仅乐学,而且会学。

猜你喜欢
着力点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4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新农业(2018年6期)2018-04-18 07:30:28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策略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38:58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4:10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