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红 温娜
摘要:在全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民办高校毕业生相对来说尤为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毕业生存在除了大学生存有的普遍问题之外,还存有不同的心理表现。本文以民办高校为例,浅谈毕业生的突出心态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 毕业生 就业心态
自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不断深入。民办高校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势头,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作为特殊群体的民办高校毕业生相对来说尤为举步维艰。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除了受到社会地位、社会评价等的影响之外,也与毕业生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关。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一)依赖心理
民办高校有很多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不错,父母等家庭人员有一定
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这些学生形成依赖心理,缺乏奋进意识,不愿意以个人能力去应聘,更不主动参加校园招聘等,坐等家庭安排工作。
(二)自负心理
部分学生在学校、班级或是学校社团担任班干部,学习优秀、组
织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较强,因此对个人的就业目标要求较高,认为只有高收入、热门行业岗位才接受。另有部分学生,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认为比专科毕业生较强等,形成“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对于对等专业、起始较低收入的岗位不接受,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状态。
(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和自负心理相反的心理状态。这部分学生一方面是因
为社会层面等对民办高等院校的评价以及学校排名低,另一方面是认为个人在学校各方面表现不出色,而缺乏竞争力,对自己没有信心,因而在毕业参加校园招聘时候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的状态。
(四)对就业岗位不明确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候多处于“迷茫”状态,因未曾真正参与社会工作,所以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工作岗位的认知能力。区别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本科生又有一些特点,如富足的家庭条件、不足的竞争意识、有待提高的学习能力等等,这又使他们不具有以自身素质相关的优越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为过于理想化和理论化,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容易碰壁进而产生受挫心理。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在面临就业等压力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些诸如逃避或抑郁等不健康心态或性格特点。
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民办高校毕业生不同层面的就业心态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应加强指导。
1、加强学校就业指导课程课堂教育
民办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团队培训,扩充就业指导队伍的师资力量,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从毕业生入学开始普及,课堂引导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拓宽招聘信息和实践活动渠道
毕业生就业的信息渠道主要来源于校园招聘,学校应该加强并增多校园招聘活动以及拓宽就业信息渠道,给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民办高校应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可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在大一开始设置系统的实践项目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单位的认识并提升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3、加强辅导员对班级学生的就业思想指导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在校园接触最频繁联系最密切的老师,对学生的东西最易掌握的比较全面和直接。辅导员可以对毕业生开展团体指导,密切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心态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针对性的做思想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業观,为毕业生答疑解惑。
参考文献
[1]开芳.民办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及成因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车明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业,2016.
[3]胡春.探析辅导员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中的作用[J].高教学刊,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