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视野下内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功能探析

2019-09-10 07:22王华伟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

王华伟

关键词 民族团结 和谐校园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13

Abstract With more and more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from Xinjiang entering the mainland universities to study, actively create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that highlights the atmosphere of national unity has become the proper meaning of the work of the mainl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Mainl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vigorously create a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that highlights the atmosphere of national unity. Through the influence and subtle influence of campus culture, they should form a unified guiding ideology, common moral norms and strong spiritual motivation in the campus, so as to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the mainland.

Keywords National unity;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ethnic minority universities

1 民族团结视野下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

(1)和谐世界观教育。和谐世界观教育,就是强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达到的相互协调、和谐共生的存在状态。和谐世界观教育强调要尊重包容对世界的各种不同认识和看法,在承认每一种样态的世界观产生、存在演变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一前提下,把兼蓄并包作为世界观教育的宗旨原则,使持有各种不同样态世界观的学生能够和谐相处,展示和谐文化的魅力。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和谐世界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为出发点,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认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以理性的心态解读社会和国家的过程进展。

(2)和谐人生观教育。受生活状况、文化背景以及经历阅历等等方面的影响,每个个体的人生观与社会价值取向紧密相连,也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差异性。为此,在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人生观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强调追求和谐的人生目的与意义。追求社会意义上的自我与个性意义上自我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统一,在保有自我独特个性的同时积极融入社会,从而不断地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态度教育。要不断强化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育,最大限度的统一思想,最大范围内的凝聚共识,引导他们树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与人生追求,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

(3)和谐价值观教育。价值反映的是外界客体事物对主体自身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对个体的理想信念和行为目标起着定向和调节的关键作用。在落实到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价值观教育实践过程中,內地高校不仅要坚持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价值观念,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少数民族群体中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在充分肯定和尊重这些他们价值观念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坚持以爱国主义为内容,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重点以心理认知为保障,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心理认同;强化以日常养成为基点,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的认同意识。

(4)和谐政治观教育。个体能否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对其自身的政治选择与政治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起到关键影响。为了进一步落实和谐政治观教育,首先,内地高校要毫不动摇地强化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教育。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在马原、思修、形势政策课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强化政治观的教育内容。其次,扎实深入开展政治观实践教育。依托团学组织与学生干部,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和团日活动,让学生在参观、考察、调研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5)和谐法治观教育。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法治观念的养成与提成,将直接关系到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在新疆民族地区的实施开展。为此,内地高校要在法治观教育中凸显实践养成教育。在法治观念养成教育中,注重引导大学生参与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将学到的法律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树立起法治意识,增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例如,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成员加入法律协会或社团,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实践调研,或举办以法治主题的微电影、征文、情景剧比赛等。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强化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质。

2 和谐校园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功能探析

(1)价值引导功能: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主要是指校园文化对校园内全体成员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正向引导,使每一个成员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表现符合学校既定的标准。“大学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两种作用方式:一是教化育人;二是环境育人。无论通过哪种作用方式,都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都需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助推高校价值功能的充分发挥。”[1]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通过两个层面发挥作用,一是对学校全体成员思想行为的引导。内涵于学校的校园精神、校风校训、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之中和谐校园文化,传递和孕育着积极向上、健康进取的价值导向,能够熏陶渐染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观念,陶冶净化他们的情感心灵,从而间接地帮助包括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全体成员树立符合学校精神的价值观念。二是对学校整体精神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引导。和谐校园文化充分体现了学校自身所秉承的校园精神与办学特色,可以最大范围内的统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习惯。

(2)行为规范功能:调节和规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和谐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校园精神对每个个体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调节与规范,使之进一步契合学校校园的规范标准。和谐校园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规范、道德风尚等广泛地内植于学校成员之间,在无形之中对每一个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起到一种强制性的规范作用,使每个成员能够对标学校的标准和要求约束自身的言行。一方面,和谐校园文化的调节和规范功能体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之中,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日常行为准则等在内的规章制度能够最为直观地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尚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新疆籍少数大学生而言,由于成长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仅仅通过内在自我引导和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規章制度的刚性约束,才能更好地调节和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和谐校园文化的调节和规范功能体现在更深层次的对心理、意识、态度等内在方面的规范上。

(3)品德培育功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观念。“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的作用,在于它把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隐含在自己的文化结构中,通过启迪、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道德品质。”[2]对一所高校而言,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义,其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的品德具有直接性、深刻性、持久性的影响。而大学校园文化以其高层次的教育者和受教育群体,孕育并传播着相对较高层次的校园精神文化。这使得大学的职能不在囿于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技能传授,更重要的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人格的丰满、内在灵魂的陶冶。高校的物质形态文化、规章制度文化、活动形态文化、心理与行为文化等为全校师生创造了德育育人的优越环境。在这种环境氛围下,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上进心;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约束学生的言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这些方面无一不为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品德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凝聚激励功能:提高学校师生的整体向心力与凝聚力。和谐校园文化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可以帮助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内地校园生活。凝聚功能体现在共同意识的建构与分歧误解的弥合。尽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与内地汉族大学生相比学业水平相差各异、性格气质各有不同、阅历爱好各有千秋,但是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最多层次满足全体学生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消弭原生文化背景间的差异,将每个个体融合于学校大集体之中,表现出最大程度的融合性与包容性。与此同时,和谐校园文化也可以把师生与学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师生与学校之间迸发巨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并外化为一种爱校荣校的集体意识,促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在凝聚功能的基础上,和谐校园文化还具有激励功能。和谐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体现在,“可以唤起每个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可以强化师生对于组织关心培养的回报意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能激励广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形象。”[3]此外,校园文化中的各类竞技活动往往也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使学生在广泛参与中陶冶情操、优化素质、完善人格、提升境界。

基金项目:中国矿业大学贯彻落实中发31号文件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网络阵地的价值引领与生态治理研究”(2017YBXM10)

参考文献

[1] 侯典举,陈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着力点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

[2] 屈广才,罗诗伟.谈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9):39-40.

[3] 王莹.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35-237.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
江永县第三小学: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温宿县第二中学民族团结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走出一条具有吴忠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俄罗斯 民族团结日
社会科学视野中的民族团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