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国祥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也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要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率,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
就目前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太陈旧,应试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影响大,导致教师无法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品德与社会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缺少创新也是一大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也让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在实际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仍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案例,缺乏新意,仍然围绕着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缺乏对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重视
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还与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关,由于对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对这门课程的正确认识,就导致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主要就是学校和教师过度的重视升学率,片面的重视学生的语数英成绩,甚至有时候还会出现占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现象,都对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三、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要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创建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等,都能有效的改善教学质量。
(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是贯穿在课堂教学始终的,由此可见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从整章的教学内容出发,制定具有连贯性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例进行整合,将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实例进行结合,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三)联系实际生活,丰富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与实际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小学生对实际生活比较熟悉,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只拘泥于教材,还要适当的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生活。例如在学习《交通与生活》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都是什么?”这时候学生就会联系实际生活,从而积极踊跃的回答教师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汽车,有的说自行车,有的说公交车,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交通工具形式作为补充,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来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品德與社会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02:130-131.
[2]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02:192-193.
[3]曲立辉.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