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
摘 要:机械基础理论课程是我校所有机械专业学生必学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既能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理论能力,又能锻炼学生在机械的安装维护保养调试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目前如何让课堂教学更高质量的完成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机械化理论课堂的多种评价体系的设立将会如何进行?本文将对此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评价体系;教学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创新原理
评价体系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考核与检查,平时作业包括课内、课外的各种教学活动和任务,通过考核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综合知识技能的运用,从而有利于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
这就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渗透以及教育模式的改变,在实际应用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基础理论课堂的多种评价体系展开讨论。
1 学习效率评价体系的建立
1.1 考核模式
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核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获取知识、学习新技能、职业的选择等方面都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帮助。
1.1.1 阶段性考核评价
在机械基础理论课堂中采用阶段性的考评方式,将学习目标的评价与学习过程的评价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一体化,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隨时随地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分析。
1.1.2 多元化的评价分析
在机械基础理论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提问、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及平时的测验成绩,实践教学中的感性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行的评价,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1.1.3 在实践中不断的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上所产生的创新思维。
1.2 学习效果的考核要求
机械基础理论课堂的重点考核内容是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运动特点的理解以及掌握情况。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1.2.1 了解
要求学生对机械基础理论课堂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有简单的理解和一般的认识。
1.2.2 熟悉
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上更好的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完整的理解。
1.2.3 掌握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与熟悉,学生已经对本专业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基本概念、运动特点等重要基础课程结论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运用,才会更好的掌握机械基础理论课堂所涉及的知识,并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使用它们。
2 培养目标——综合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可以更准确的反应教育的本质。
2.1 社交能力
机械基础理论专业所培养的更多的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他们注重的不仅仅是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还有工作中所需要的操作和组织能力以及生产的现场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除此之外,要想在工作中快速发展还应该具备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他们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2.2 专业能力
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人才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确定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明确在机械基础理论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确学习目标,将教学内容即使的进行更新并不断的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2.3 方法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而是他们学习方法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2.3.1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更好的为学生梳理学习的自信心。
2.3.2 让学生学会自主预习,不做无准备的事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制定预习目标,发布预习题以及思考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看书,在上课过程中抽查并提问,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养成这种学习方法。
2.3.3 听课方法的指导
教师应该处理好听课与笔记之间的关系,避免学生因为笔记的记录而耽误听课,要以听为主,以记为辅,推动思维的积极发展,培养学生主动动脑思考问题。
2.3.4 复习方法
通过记忆曲线的讲解,让学生可以掌握遗忘规律,及时的展开复习,可以更好的避免知识的遗忘。
3 结论
机械基础理论课堂的多种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好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重视教学体系的改革,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高质量实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这对教职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扎实的进行改革就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艳,赵逢禹.大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 203.
[2] 张世波.翻转课堂实施的本质与要素分析[J]宁波 教育学院学报.2017 1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