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娟
摘要:为了有效在课堂实操中提升学生的主观题的答题能力,笔者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出在课堂实操中,从培养学生重视材料题的意识,稳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贯彻有效的解题思路,分层开展针对训练等四个方面努力,以提高历史主观题的得分。
关键词:历史主观题;基础知识;解题思路;分层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215-01近年广东历史中考进行了调整,主观题的分值增加到四十分,题量增加到三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主观题的得分,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浅析如何在效的提升初中主观题的得分。
1.培养重视主观题的意识
“材料论述题答案不固定,开放多元,对学生老师能力要求较高。”笔者发现,初中普遍存在主观题得分率较低的情况,甚有出现弃答的情况。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好学生重视材料题的意识。主观题的得分正是考察学生掌握史学知识和史学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拉开优困生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从学生思想源头出发,让学生重视起主观题,才能从行动上改变主观题的应对方法,从而在整体上改善主观题的得分情况。
2.课堂中稳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历史基础知识是构建各项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学生就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八年级上册主观题答题为例,有学生作答“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将“封建制度”等同于“封建帝制”,这说明了此类学生存在史学基础不扎实,混淆历史概念,而导致失分。一些学生在应对综合性主观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导致主观题失分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在变化多样的题目中找出突破点解题。如题,以后有人将19世纪中期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学生必须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以后”和“救治行动”作为解题突破点,联系所学知识才能准确判断是这三场运动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立足基础突出主干,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是教师在初中历史复习教学中的首要目标。”教师要有计划落实各项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多维的史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没有足够历史基础知识做依据,就无法完成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在實际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稳抓历史基础知识。
3.课堂中贯彻有效的解题策略
在历史考试中,学生由于没有形成正确有效的解题策略,导致主观题失分严重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因而影响了整个历史成绩。笔者认为,有效科学的解题策略,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展。
3.1读——领会题意
研读题目是解题的基础。第一遍要求学生做到,细细研读材料,挖掘出材料的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内容,初步判断材料的核心主题和内容。此过程中,特别要留意材料中隐藏的说明性文字,如材料的开头,材料的出处,图片中的文字信息等。其次,第二遍结合问题有重点读。明确设问内容,确定材料和问题的关联点,从而判断主观题查考的知识点。通过两次的研读和有重点读,排除无用信息的干扰,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提取有效信息。
3.2找——衔接问题和教材
在阅读完材料之后,下一个步骤就是找: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找材料与教材之间关系,找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确认材料的主题或者中心点,从而方便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找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就是联系材料和所学的基础知识。初中历史主观题,往往是以教材作为基础,因此在研读材料以后,必须将材料-的问题和教材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材料和知识点的关联点,确定解题的方向。找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就是寻找材料中有否作为组织答案的内容。
3.3答——规范完整作答
教师应在课堂实操中教会学生,组织答案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能准确运用历史专有名词准确描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答案简洁。此外,引导学生注意每一问的分值设置,按分答题,如若某一问有4分,则组织答题要点则有2-4个;某一问有3分,则组织答案要有1-3个要点。
4.课堂分层开展针对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历史主观题,不愿意轻易动笔尝试,严重影响了历史主观题的成绩,甚至整个历史考评的成绩。而有一部分学生,历史基础较为扎实,掌握好历史学习方法,课堂中较为简单的基础习题练习已不能满足他们获得知识的需求,有难度的主观题更能达到他们训练的要求。
笔者认为,教师应开展有合理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分层主观题训练。第一,要为后进生设置合理的主观题目标,课堂中设置适宜的练习,一方面能让学生有能力有针对的完成其训练,学有所获。另一方面,也能让他们通过做该类型题,树立学习兴趣,增强答题的信心。既训练了这一部分同学的答题能力,又能保证了得分情况。
第二,历史学习尖子生,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一方面他们历史基础知识相对扎实且丰富,另一方面,他们对历史学科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他们有兴趣有能力去挑战有难度的主观题。笔者认为,可以设置一些有深度难度的主观型题目。尝试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锻炼其对史料的辨析能力,引导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不同现象的实质,得出共性观点,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素养。”
历史主观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主观题的得分能力,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重视意识、稳抓基础知识落实、贯彻有效的解题策略、开展分层针对的训练等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努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持之以恒“授之以渔”,主观题训练效果一定会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