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羽
摘要:口算可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增强记忆力、快速反应的能力。口算是学生学习整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一年级学生是否掌握口算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高年级时的多位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能否计算正确。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形结合动手操作、教给学生一定的口算规律和方法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142-01
口算也叫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口算的应用极为广泛。事实证明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反之口算速度慢计算速度也就慢。
1.口算能力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记忆能力
口算中的听算练习需要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题目记在心里,才有可能把题目做正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口算就是体操中的一节,在进行口算训练时,学生瞬间要进行复杂的思维训练,把题进行简单的分解、转换、变化、重组,从而达到快速、准确的解答。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跟概括能力。
1.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所教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同学,当他们感到一种方法无法适合他们时,他们就会寻求另一种方法。在其间不断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1.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同学平时粗心大意但经过口算训练以后,逐渐养成了认真检查,认真思索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归纳口算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能让他们很好的掌握口算的方法。在归纳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一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2.1思维发展阶段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感知事件比较笼统,不够具体,只注意到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在做题时还没看清楚数字或者运算符号,就急忙的把结果说出或写出。
2.2学习习惯的影响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学习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的认识,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因此不会主动的加强口算的训练。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入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写作业时边写边玩,还边讲话,不能集中注意力来口算,字写得非常马虎,而且还会把会算的算錯。计算以后他们也不会去检查,这些都是导致口算错误的原因。
2.3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时,老师忽略了一些学生,只是让反应较快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另一部分学生却没有真正地掌握算法,只是记忆性的接受,再加上容易混淆,口算对比的练习不够,就导致错误的发生。
3.培养一年级口算能力的方法
3.1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因素。
(1)分层次创设练习情景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而且全班有那么多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口算能力也不同。在日常口算练习时,教师要尽量多的为学生创设口算情景,同时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2)口算训练的形式多样化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开火车、对口令、夺红旗、抢答等方式进行,答得快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3.2教给学生一定的口算方法和规律
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我们看似简单,但对于七、八岁的孩子却不见得容易,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算法多样化,且掌握一定的规律。学生可以根据某一习题的特征,选择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
(1)“凑十法”
①加数”凑整法”,如口算“8+6+2=?”可以先把8+2算出来,再加上6,这比按顺序计算快。
②减法“凑整”,加法可以“凑整”,减法也可以“凑整”,如“12-2-8=?”通过练习,比较后学生会发现,在这一连减的算式中后两个数能凑成整十,可以把8与2相加,再算12-10=2。
教师对于不同的算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特点,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2)掌握运算规律、运用速算技巧进行口算
一年级学生对“4+6=?”、“6+4=?”这两道题,他们往往觉得“6+4=?”要容易。但要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理解“4+6和6+4的得数是一样的,即任何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和不变。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口算中出现错误大多数都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然而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因此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看清楚、想明白、算仔细、查认真。
3.4联系生活,加强训练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计算接触的机会,口算训练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与学生生活接触更多的是家长。所以,在提高口算能力过程中,家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要抓住机会让孩子无意识的得到训练。老师要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的主要方法。让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训练统一。
3.5重视对一年级学生口算练习的评价
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评价是不可少的评价机制。无论何种竞赛或游戏,教师要精心的组织、恰当的评价,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每一句鼓励都会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口算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作业,口算训练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对于口算能力掌握好的同学,及时表扬,鼓励,对于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学生更要及时给予鼓励。
口算是一项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要想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的过程。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手,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最后选择正确的评价机制,要多一些赞许和鼓励,少一些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