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问题策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019-09-10 01:08:52沈静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考能力问题策略小学

沈静

摘要: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除了将学科知识讲授给学生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学习起来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些问题,提升其思考能力,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问题策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策略;思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027-01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授课时要将知识和能力同时灌输给学生,使其既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提升自身能力。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新知时,可以利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采用问题教学策略,使其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同时逐渐养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设难质疑,锻炼思维

正所谓,疑问是思考的前提。要想提高小学生思考能力,首先就是要设难质疑,但是由于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对事情的坚持时间不长,因此教师在设置疑问不要将难度较大的问题一下子呈现出来,这样他们不仅不会主动地思考问题,反而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是要设置难度适宜的问题循序善诱,引发其积极主动地思考。小学数学主要以数字和计算为主,小学生难免会在频繁地计算中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教师可以通过设难质疑,使其在思考中忘记计算的枯燥,并对数学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授“认识钟表”一节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名学生早上起床的场景,并问道:“同学们在视频中观察到了什么?”一学生回答道:“太阳升起后要起床了!”教师接着问道:“那大家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呢?”一学生说道:“闹钟声!”教师道:“对了,你们早上起床时是被太阳晒了屁股叫醒的还是闹钟声叫醒的呢?”有人说闹钟声,有人说爸爸妈妈。教师随之问道:“那同学们都是几点起床呢?”有人说六点,有人说六点半,教师展示出一张带有钟表的图片,问道:“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尝试说一说这位同学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事情。”学生立即仔細观察起图片,但是图上钟表显示的时间却难住了许多人。教师见状,说道:“老师差点忘记了,我们还没学习如何认识钟表,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学习过后大家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好吗?”学生齐声道:“好!”教师立即将钟表知识讲授给学生,他们也立即对学习钟表产生了兴趣,在课上全神贯注地听起课来。教师通过设难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带着疑问认真听课,同时提高了他们思考能力。

2.趣问教学。发散思维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就像一台刻录机,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死记硬背地将知识装进了脑袋里。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像上述“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学生发展,教师在课堂中除了要实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要通过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课堂中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使其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提升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数学广角一推理”一节时,问道:“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学生齐声回答道:“喜欢!”教师说道:“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老师手里有一块橡皮泥,你能猜出在那只手里吗?”有学生说左手,有学生说右手,教师问道:“那同学们是怎么猜的呢?”学生道:“我是随便猜的,人只有两只手,肯定在其中一个手里,我同桌猜的左手,我就猜了右手!”教师继续道:“那如果橡皮泥不在我的左手里,那它会出现在哪里呢?”学生齐声道:“右手!”教师继续问道:“如果有三位同学分别拿了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中其中一本,小明说自己拿了语文书,小红说自己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大家动一动小脑筋,猜一猜小刚和小红拿的是什么书呢?”学生通过思考与分析,回答道:“小红拿的是品德与生活,小刚拿的是数学书。”教师道:“非常正确,接下来同桌两人一起来做这个游戏,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猜!”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并在游戏中懂得了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事件。教师通过趣问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其在游戏中发散思维,提高思维水平。

3.小组合作,拓展思维

小组合作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既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也能够使他们在相互合作思考和探索问题中拓展思维能力,对其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和其他人一起探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

例如,教师在讲授“测量”一节时,问道:“同学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吗?”学生齐声道:“知道!”教师继续说道:“那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呢?”学生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后,教师继续道:“那同学们能不能估算出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呢?”学生随口说出几个数字,教师道:“谁估算的较为准确呢,接下来我们用尺子进行测量后验证一下。”学生拿出尺子进行测量,有人说道:“长为26厘米多一个小格,宽为18厘米多两个小格,厚不到一厘米。”教师道:“这个小格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单位——毫米,它比厘米更精确,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到。”教师将毫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毫米测量长度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后,安排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出橡皮、小刀、铅笔等用具长度,使其加深对毫米的认知。教师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能够相互帮助与学习,进而拓展数学思维。

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在课堂中使用问题教学法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不仅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还能他们拓展思维,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思考能力问题策略小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语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思考实践能力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3:34:37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3期)2016-12-12 09:15:43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