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武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行进间投篮和其它投篮动作一样,是篮球运动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术。既能直接上篮得分,也可以利用切入分球做掩护,给同伴造成得分的机会。行进间投篮是由跨第一步的同时接球,跨第二步跳起来在空中投篮这两个部分組成的。
关键词:体育课;行进间投篮;高一学生
高一初学行进间投篮的学生由于对这一技术动作的概念不清,所以往往出现“带球走”和跨第一步接球后就投篮的错误动作。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好行进间投篮的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利用体操器械做行进间的踏点标记,这比一般的画线写字,语言强化更为准确无误。因此我将体操器械(助跳板、跳箱盖、跳垫)应用于行进间投篮教学,研究改进行进间投篮教学的教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龙岩一中高一年级学生,年龄16-17岁,对照班的人数和实验班分别为50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篮球行进间投篮动作要领:跨步接球起跳高,空中出手莫着慌,手脆手指伸、拨、挑,落地缓冲要做好(行进间低手投篮),在开始教行进间投篮时,让学生反复做跑动中跨出右脚的练习,(以右手投篮为例)并要求在做跨步的同时模仿接球的动作。
2.访谈法
通过对高一学生的面谈进行交流,征求他们对篮球行进间投篮兴趣现状的认识,并对调查的高一学生体育课篮球行进间投篮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进行了实地考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
3.观察法
对通过对高一学生篮球行进间投篮情况进行参观和考察,得出一些基本现状和情况加以分析和总结。
4.实验法
以行进间低手投篮为例,我们采用了对照实验法进行验证。上课过程中对照班在篮球场平地上进行练习,实验班利用体操器械进行练习。
二、练习方法
(一)器械放置方向与篮球场端线成30°角,跳垫放置篮圈投影的垂直点下面,箱盖紧贴跳垫,助跳板距箱盖约1-1.30米。在和篮板约成45°的斜线上,双手前伸,按一定的距离,用粉笔在场地上写“左”、“右”、“左”三个字,示意学生在跑动中按左脚踩线,跨出右脚接球,再跨左脚跳起来摸篮球。
(二)以行进间(右手低手)投籃为例。第一步是学生用右脚踏上助跳板同时双手接球,接着是左脚速踏上跳箱盖向前上方做有力的起跳动作,在增长"的滯空时间内完成投篮出手动作,然后双脚落于垫上缓冲。
(三)教师手持一球,站在“左”和“右”之间,让学生按照前一个练习做,提示学生在跨第一步时必需准确地从教师手上把球拿走,然后跨左脚跳起来在空中投篮(一般采用单手肩上投篮)。
(四)在平坦的球场上增加高低不平的体操器械,开始练习时学生会有胆怯心理,但适应两次后,学生的这种心理就会迅速转化为浓厚的练习兴。由于增加了学生的起跳高度,学生能够在较长的滞空时间内体会正确的投篮出手动作,所以对形成正确协调的投篮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动作协调准确是难点:徒手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时,学生思想比较放松,但到学生自己做则比较紧张,手脚往往不容易配合好。要突破這一教学难点,我又分下面几个步骤来教:
①走动中运球做行进间投篮。要求学生在左脚落地的同时,用力将球运至离身体稍前一点的地方,等球反弹起来后,看准球跨出右脚接球。
②跑动中运球做行进间投篮的练习。要求运球的速度不要太快,动作要连贯,并能做出第一步大,第二步小的节。
三、结论
实验班有29.6%的学生能熟练完成动作,58.6%的学生基本完成动作,有11.8%不能完成。而对照班基本完成动作的学生仅有62.5%,其余37.5%的学生则不能完成动作。从动作质量观察,实验班也好于对照班。
篮球的行进间投篮这一技术动作,并不很难,关键在于弄清概念,手脚协调配合好就能掌握。利用体操器械做行进间的踏点标记,这比一般的画线写字,语言强化更为准确无误,利用体操器械能使学生更快掌握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
参考文献:
[1]吴禹斌.中学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3:127-128.
[2]吴燕平.浅谈怎样培养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学园,2013,11:13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