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方瑜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最新推行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意识”,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的特点,这其实就是问题意识的一种表现,但在数学学习中,只有问题意识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将自身的问题、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得到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很显然一直以来,教师并没有将学生视作共同探讨的伙伴,课堂教学气氛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学生也不敢将自己的问题真情表露,这無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保障。首先,教师要放下“师为尊”的传统教学思想,与学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和蔼可亲、值得信任的,这样学生才能将心中的问题、想法大胆地表露出来。其次,教师要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当学生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存在偏差,教师也不要急于否定,要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在培养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精心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才能让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①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数学问题的来源,在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进而获得属于自身的问题意识。②创设冲突问题情境,在培养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联系认知冲突,从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学生创设冲突式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入“愤”“悱”的状态,从而获得问题意识。③创设操作问题情境,著名的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学生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因此,在培养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带领学生的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学生获得问题意识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如在学习《千克和克》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物品的重量,他们就会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发的思考,重量单位之间有怎样的转化关系,这就是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表现。
适时推迟判断时间
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如果说在学习中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必须要允许学生有提问的机会。”而这显然是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的一点。如在笔者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总是采用一种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这就极大地剥夺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学中,教师能够适时推迟判断时间,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这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大有帮助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①在观察中等待质疑,教学中要强调学生观察思考后充分展现思维的过程,从而将教材之中隐藏的知识充分展开,进而暴露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②在猜测中等待疑问,问题的答案是学生自己推理演算得出,是有待证明后才能确定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大胆猜测的机会,从而在猜测等待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③在联想中让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小学生具有超强的想象力,他们往往可以通过一件事物,而联想到多个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提出更多的问题。
传授提问技巧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教学中,在接触学生“不为”的问题提出障碍、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为学生提供“提问”的展示机会后,教师还需要做的就是,将高效的提问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做到“善问”,从而得到更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第一,指导学生从自己不解、不清楚的知识处,大胆的做出提问,这样的问题提出方式,结合了自己所需,可以帮助自身更好的填补知识漏洞;第二,在解题方法和思维过程中找问题,如可以提出一体多解、最优解法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自身获得触类旁通的能力;第三,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找问题,从而通过问题的提出,更好地帮助自身建立知识联系,提升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提问技巧的传授,可以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更好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品质,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要素,但是,很显然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培养激发,同时要采取可行的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加长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