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
【摘要】通讯报道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语文教学倡导关注文体,运用文体意识解读并开展教学,就能让我们的阅读理解、实践运用依循着正确的认知轨迹,让学生在还原事件通讯的本真面貌下提升语文核心能力。本文提出要整体感知,在梳理文脉中分解板块;聚焦场面,在关注形式中洞察写法;关注人物,在潜入内心中揣摩心理;类比迁移,在情境置换中实践运用。
【关键词】分解板块 洞察写法 揣摩心理 实践运用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为了让学生对叙事记人文本的表达特征趋向细致化和深入化,编者选用了一定数量的通讯报道。虽然同属于叙事记人类文本,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也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尤其是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精妙而极富层次性的场面描写,都是学生借鉴吸收的典范之作。笔者以《梦圆飞天》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整体感知,在梳理文脉中分解板块
在正式学习《梦圆飞天》一文之前,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通讯报道,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将这篇课文与之前已经学习过的两篇通讯报道《永远的白衣战士》和《在大海中永生》进行对比,辨析这三篇通讯报道的作者在写作训练立足点上的不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辨析《永远的白衣战士》《在大海中永生》都聚焦了人物,属于典型的人物通讯;而《梦圆飞天》主要叙述了我国第一次航天载人飞船飞入太空的过程,属于典型的事件通讯。
明晰了这篇课文更加细致化的体裁特点,教师则充分整合事件描写与通讯报道的双重特质组织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回归课文,胸怀整篇文本,并罗列分解成为相关的板块,指导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场面板块来描写这次飞入太空的整个过程?学生依照过往的学习经历,以核心环节“发射”为原点,分别提炼出发射前、发射时、发射后三个板块。教师则相机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提升与归总,将通讯报道中的场面描写确立为“送行”“发射”“问候”三个不同的环节,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对整体性文本内容的感知。教学至此,教师对这一环节的教学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利用事件通讯的特征,引导学生尝试将这篇较长的通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并从文本中提炼出最核心要素: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一个特殊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一艘神奇的飞船——神舟五号;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要求学生自主性组织语言,将课文读成简短的一句话。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理解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概括提炼、改写表达,既契合了事件通讯的文体特质,又历练了学生的概括和改写能力。
二、聚焦场面,在关注形式中洞察写法
既然是事件通讯,作者所描写的关注点就已经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人上,而是对事件的经过,尤其是对最为关键的核心场面展开的细致化的描写。这也应该成为这篇事件通讯最为重要的关键点。
在《梦圆飞天》这篇通讯中,作者围绕着“送行”和“发射”两个板块,对场面进行了细致而翔实的描写,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发射”板块中,教师紧扣事件通讯的特质展开教学。首先,整体关照,形成体验: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依托文本体悟语言文字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如震撼、激动、紧张;其次,关注形式,洞察写法: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感受呢?作者在表达的过程中运用怎样的表达策略?学生在深入细读中洞察发现了蕴藏在语言文字中的表达秘妙,作者用逐一数秒的方式进行渲染形成了震慑心灵的表达效果,简单的人物对话使得氛围异常紧张,所有的对话结束后全部都运用惊叹号凸显了表达效果;再次,依托语言,想象画面:在描写火箭拔地而起的场面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橘红色巨龙”这一典型比喻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火箭“划破长空”的壮观场景,然后再关注语段中大量使用的四字词语,组织学生在诵读中体悟四字词语在描摹壮观场景时的关键性作用,并将“划破长空”与“地动山摇”“直指苍穹”等画面统整起来,将原本机械的画面转化成鲜活的视频,将感知想象与洞察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事件通讯的着力点上,引领学生通过对言语形式、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关注,解构文本语言中所蕴藏的内涵,在领悟事件通讯表达特质的基础上,积累叙述事件的表达方法。
三、关注人物,在潜入内心中揣摩心理
事件通讯的着力点应该聚焦于事件发展和相关场景的描写,但绝不是不描写人物。正所谓“写人离不开事,写事离不开人”,这一类文本的创作必须要处理好事件与人物之间的联系,事件的推进需要人物来凸显,人物的表现对于展现事件的本质和内涵能够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为此,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解构事件通讯时,就不能完全局限于对事件和场面的感知,也不能忽视事件中人物这一重要元素。
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以架构整篇文本的视角,迅速梳理出《梦圆飞天》中所描写的人物:杨利伟、总指挥及其他人。作者究竟是怎样描写这些人物的呢?这样的描写对于报道这一事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板块:第一,紧扣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内心的自信与淡定,从杨利伟有序、坚定而自信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先进与成熟;第二,紧扣关键词语,感受人们内心的紧张与激动。教师可以关注课文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聚焦课文中“一点点逼近”“绷得紧紧的”“听到急促的呼吸声”等词语,分别从不同的语境了解人们内心紧张与激动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还处于常规性的教学思维中,很多教师都能教学至此,但细加考量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其实还是停留在惯有的肤浅层面上。为此,笔者将教学向纵深推进:读着课文中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语句,你能想象出他们的神情吗?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感知,在感知中进行体悟,在体悟中进行转化,将与这种心境所匹配的人物动作、神态与语言表达出来。
在这一板块中,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和心理两个层面,走进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并通过语言的理解与吸收,在转化呈现的过程中让内心活动完全透明化,从而使学生在关注人的过程中更加明晰事件的价值和意义。
四、类比迁移,在情境置换中实践运用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属是学以致用。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决不能停留在感知理解和洞察积累的层面,而需要在深入感知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情境的置换,帮助学生在具体鲜活的情境中进行类比迁移,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发射”之前的片段后,教师则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情境相似但又完全不同的情境——校田径运动会百米赛跑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出示了发令枪响之前各位选手等待比赛开始的图片后,并没有做“甩手掌柜”直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展开仿写,而是先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课文中描写火箭发射场面的内容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呢?学生在探寻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点之后,纷纷指出校运动场的环境布置、选手的表现、啦啦队的紧张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补充:这一情境之下,还有哪些值得专门进行描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的思维被充分激发,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描写发令员的表现,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有的学生认为描写广播里播放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对于渲染比赛的氛围作用巨大……
由此而展开的描写,并没有生硬地止步于机械性的仿照层面,而是将仿写与创新表达有机融合,凸显了教材中事件通讯的示范性价值,提升了学生语言运用的实践性能力。
語文教学倡导关注文体,运用文体意识解读并开展事件通讯的教学,就能让我们的阅读理解、实践运用遵循正确的认知轨迹,让学生在还原事件通讯的本真面貌下提升语文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