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 何兵雄
摘 要 对“强化学校体育”目标下的“体育教学”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控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文章得出体育教学的控制和实施策略主要为:控制教学成本,强化经济投入;控制教师质量,强化教师水平;控制好学生兴趣,强化教学引导;控制教学过程,强化效果落实;控制教学评测,强化阶段对接。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强化 教学控制 实施策略
一、引言
教育現代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基础,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基石所在。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作了工作部署。2016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其中明确指出:“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件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相关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考虑如何在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对教学控制的研究
较为系统的教学控制概念源自于上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弗兰克(Helmar G. Frank)的教育控制论思想,弗兰克在《教育的控制论基础》中指出:教育系统是一个按一定的控制规律进行的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控制。教学过程中,教学控制必须重视,这是教师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1]。现在,教育理论随着教学控制内涵的发展也得到快速发展。
强化教学控制。从教学对象的特征来看,体育教学过程需要加强控制。从课堂教学组织过程来中,教学对象是教学过程实施的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的实施都应该围绕教学对象。体育教学的教学对象中中小学的学生比例较大,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弱,教学过程中安全隐患因素较多。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有很强的模仿心理,稍加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动作损伤。
从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来看,体育教学需要加强控制。体育课不仅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也承担着改善学生体质的任务。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身体负荷进行运动服和安排和训练,整个教学过程的时内容选择、时间掌控、负荷监督等因素都需要掌控;加之体育课的教学多安排在户外进行,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较多,学生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降低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校体育”目标下对体育教学控制及实施策略
(一)控制教学成本,强化经济投入
1.加强相关经济制度建设,保证体育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教育工作,经费先行。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应该根据地方政府的财力水平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而言,需要积极配合当地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积极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教育的各级管理部门不仅应该保证多资金的投入渠道,还可以适当探索学校场馆等相关运动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适当盘活现有资产,发挥国有运动器材在全民体育中的作用,并为学校体育发展增开资金来源渠道。
2.加强教学设施改善,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第一要素。在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各级学校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生源规模、学校传统体育项目需要以及场馆建设标准等限制性因素,积极加大资金的筹措渠道和力度,建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配好体育器材。同时,学校要引导学校体育教师积极利用现有材料自制部分体育器材,特别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积极发展地方民俗类的传统运动项目,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简单的体育设施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3.加强教师待遇,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相关补助要及时到位,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的工作量的安排要科学合理。体育教师的职务评聘机制要结合工作特点,体育教师的薪资收入要适当提高,逐步完善适合当地特色的体育教师的薪资结构。
(二)控制教师质量,强化教师水平
1.控制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源头保证教师水平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能力、运动素养、身体素质以及强国爱国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以及工作态度等多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大,可以说,体育教师的质量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抓好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最大程度的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性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强化学校体育目标的第一手段。
2.完善体育教师评聘机制,激励教师责任意识
教师的考核应包括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素养以及教学工作量等多个方面,对体育教师而言,参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校园体育俱乐部以及参与各运动项目校队训练以及比赛等任务,工作内容繁杂而且辛劳。但在各级学校“全员科研”的环境下,体育教师的评聘机制却与其实际工作内容相偏较远,为更好的调动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建立更合适的评聘机制,激励教师责任意识。
(三)控制好学生兴趣,强化教学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体育教学效果。学校体育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兴趣、锻炼习惯、运动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引导方面,要依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地方传统运动项目,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在教学时间的安排控制上,要保证基本的体育教学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可为中小学增加体育课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上,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要首先保证完成基本运动技能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推动足、篮、排等传统的集体项目,积极国内有一定群众基础,便于课后开展的运动项目,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广泛开设传统项目,积极挖掘当地传统民族运动项目。
(四)控制教学评测,强化阶段对接
控制体育教学的另一重大抓手是完善的教学考核体系。如何以考促学,以考促训是体育教学控制的重要手段。各级学校要构建课内外结合、不同学段结合、特长和普适体育教育结合的体育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过程中,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此外,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表现、课后体育锻炼表现以及学生基本健康状况等数据应该全面的反应在考核体系,以求全面积极的引导体育活动的健康开展。
学校体育在教学实施中的一个焦点就是要按照国办发[2016]27号文件提出的“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的原则,确立以学习为中心,以兴趣为引导,倡导在校的广大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与自控式学习,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教学这一深层次的改革加大了体育教学控制的难度,但同时也更加凸显了体育教学控制的价值。为了进一步实现“强化学校体育”的目标要求,需要细致分析对体育教学控制的新需求,深入研究優化体育教学控制的思路和主要策略,为实现强化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随着“强化学校体育”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教学目标的深入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逐步加强教学活动的过程控制,从教学活动的内容设置、教师配备、教学监控、课程考核、教师激励等方面建立完整合理的引导机制,并深入探索教学控制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对于合理把控和优化学校体育教学、发挥教学控制的反馈调控功能具有现实价值,也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建明.“学生体魄强健工程”视角下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基本功的分析与思考[J].体育世界,2019,4(19):128- 129.
[2]杨文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机与教师激励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151- 152.
[3]教育部.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 着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J].中国农村教育,2017(10):4- 5.
[4]莫豪庆.贯彻《意见》精神 强化学校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 2016(6):29- 30.
[5]王灿.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身心发展[J].中国体育报,2016,5:2.
★基金项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2017Y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