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树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是非常困难的。初中历史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初中历史试卷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考查。历史学科中最难培养的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理解能力。基于此,本文将谈一谈提升初中生历史学科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们提供有效地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理解能力;教学策略
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教育。历史作为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需要教师进行重点的教学。但是,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很多历史知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历史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提升初中生历史学科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方式,夯实历史基础
要想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但是,在当下的教学中,很多初中历史教师仍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历史课堂上学生走神的现象非常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且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基础的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形象且全面地了解历史知识。如,在教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内容时,考虑到这一课所涉及的内容难度较小,记忆内容非常多的现象,笔者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了解,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图表,从而完成学习。首先,笔者会从网上搜索一些宋元时期的诗句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基础的宋元时期的文化,让学生更为快速的进入到历史课堂中。然后,笔者会引导学生大概地浏览这一课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一课所涉及的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让学生运用列表格的方式进行详细地记录。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利用信息技术以列图表的方式进行了历史知识点的记录,从而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了知识点,让学生具有了较好的历史基础。
总之,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的历史知识,为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增加题目分析,培养理解能力
初中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不足还表现在一个方面,那就是无法保证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初中历史试卷是以历史选择题为基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历史例题,传授给学生答题技巧,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提升历史成绩。
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就会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题目分析的教學,在讲解完一单元后,笔者会让学生做一些历史例题,使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历史例题。在学生进行完历史例题答案的选择后,笔者会留出一些时间带领学生分析他们所做的历史例题,使他们了解所做历史题的对错,并向他们仔细的分析历史例题,使他们能够通过笔者的分析,巩固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掌握巧妙的答题技巧,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一些解题技巧,使学生更能够提升理解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增加课后练习,培养理解能力
在当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历史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很少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其实,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其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历史成绩。因此,历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后练习作业的布置。当然,历史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一定控制好作业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在自己承受范围内进行作业的练习,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提升理解能力。
如,在教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向学生强调几个时间阶段,让学生通过这几个时间节点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在教授完基础的历史知识后,笔者会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将这一节课的内容利用图表的方式进行整理,完成这一节课基础的课后练习题,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后练习效果,笔者会在第二天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默写,从而保证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初中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还较弱,初中历史教师要想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成绩,需要根据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年龄特性,探究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历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开宏. 浅谈学生历史理解力的提高[J]. 快乐阅读,2013(35).
[2]王卉. 浅议“历史理解”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新课程导学,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