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探讨

2019-09-10 07:43:55张小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0期
关键词:欣赏教学小学阶段误区

张小弟

摘要:美术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方对美术欣赏课的关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与对策。

关键词:小学阶段;美术;欣赏教学;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并采用恰当的对策避开误区,切实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1、欣赏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欣赏教学是小学美术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对美术课程的良好学习态度。 我们传统的美术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美术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品质的陶冶。欣赏教学的运用,给小学美术课堂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误区

2.1教师提供的欣赏作品与学生欣赏水平不符

在开展小学阶段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小学生适当地增加一些欣赏内容,能充分激发小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拓宽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视野。此外,强烈的色彩还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欣赏兴趣,同时起到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作用。美术欣赏需要注重观察艺术作品的局部或某个细节。小学阶段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通常会以第一印象来评价美术作品,同时小学生也很容易受到情绪的牵引,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小学阶段学生大多能接受与他们生活相接近的美术作品,却不能够理解一些优秀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而教师如果为了在欣赏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和艺术性,盲目地为学生准备一些优秀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这样反而会使学生迷茫,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2.2欣赏课上只赏不画

小学阶段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开展与绘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让学生具备了实践绘画的能力,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认知美术作品。而在完成美术作品的欣赏之后,他们可以将欣赏到的精华部分运用到自己的美术绘画中,这样在提高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的绘画能力。而部分教师在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时,只让学生欣赏,却忽视了绘画,这既限制了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又影响了小学牛美术欣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美术课堂教学中突出美术文化的策略

3.1深刻认识美术课的文化含义,传播美术文化

新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教师向学生传播美术文化,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历史、政治、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美术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降低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要向学生传播美术文化,就必然要重视美术欣赏的教学。

3.2注重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注重让学生直接感知作品,以体验而获得感受和趣味,而不是教师独自一味的解说和直接告诉学生“这幅画这样好,那样好……”过早过细的讲解,会抑制学生的个性、观点,不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曾经有一节“民间艺术作品欣赏”课,当我很详细地介绍完河北泥塑《老两口》时,听到有学生这样议论:“我看泥塑一点也不好看!”“我看不出《老两口》有老师说的那么好看,那么值钱。”“《老两口》肯定是很好,憨态可掬,是你不懂得看!”……可见,用教师的解说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并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审美感受,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摸索,从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悟中获得审美感受。

3.3打破陈规,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以“色彩的构成”为例,这节课专业性较强,枯燥难懂,照传统和教参的教法,这节是绘画技能课,教师应当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分析例图、讲解色彩知识,然后让学生做色彩构成练习。学生对这种课很不感兴趣,我便尝试一种新的教法——变技能课为综合课,以欣赏、审美为主,技能训练为辅。我先在黑板上画三个相套接的圆圈,让学生在三个圆圈里分别涂上红、绿、蓝,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到黑板上大胆尝试;再将学生们的画,从三原色、复色,结合简单的图形心理分析法,进行点评、分析和讲解,学生的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认识到这看似单调、枯燥的构图后面包含着美学、心理学、数学和物理等丰富的文化知识;最后引导学生为一幅画配写一段赏析评述的短文;学生从这节课中获得的是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掌握色彩构成的技能技巧。

结束语

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属于美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综合修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受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审美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美术欣赏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实现小学生综合文化艺术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尤雪.浅谈美术欣赏教学[N].发展导报,2018-10-30(020).

[2]葛剑峰.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

猜你喜欢
欣赏教学小学阶段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海峡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谈欣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8:41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