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威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步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日益凸显,尤其是新课改以来,作为培养高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课程《体育与健康》,其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养成,因此,如何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是值得教师重视和深思的大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效率
体育与健康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人身心健康水平,同理,健康的身体也离不开一定的体育锻炼。但学生缺乏对两者的正确认识是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新课改的历史背景下,首先,教师要变,教师的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只有让教师吃透课改精神,让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体育观念产生影响。其次,要学生也要跟着“变”,学生的兴趣是随着个人成长而是发展变化的,要想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得有讲究,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和一个正确的身体素质理念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性格特点为立足点,了解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对症下药,正中学生下怀,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将从“教学目标梯度化、教学内容合理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三个角度入手,谈一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方法。
一、教学目标梯度化
教学目标服务于学生,也要深深植根于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体育水平也大不相同,怎能一概而论?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身体素质为基准,设置梯度性的教学目标,既要做到因人而异,也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在自我目标的激励下,形成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跑”这一课内容时,我会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首先,我会进行一个“跑步测试”,以短跑、长跑、冲刺跑三个项目来测试学生在跑步上身体机能,之后,我再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我还会对每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比如,对于练习短跑的学生,我会为学生演示短跑的正确姿势和关键要领,由简单到复杂,从而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上将身体潜力发挥出来。最后,我还会让学生自主设定短期和长期的训练目标,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合理化
教学内容要合乎情理,过于限制学生的体育活动的自由,反而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传授者,要做到灵活应变,与其处心积虑的研究不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不如让学生自主选择,也许会卓有成效。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根据学生的内心诉求来规范教学内容,不要死板硬套,要懂得随机应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球类运动”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首先,我会拿出所有球类器材,让学生举手决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如,男生选择蓝求居多,女生选择排球居多。为了平衡教学,我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练习,但必须有所收获。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比如,我主动参与到男生的篮球活动中,为学生展示正确的运球动作和三分扣篮技巧等,满足学生的心理预期,另外,在指导女生排球动作时,我会与学生进行排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能够自主领会到更多的排球知识和技能。最后,我会抽查学生的练习成果,并说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中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尤其是对于高中体育而言,以单一的方式教学,除了显得执着和愚蠢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优点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既是大势所趋,时事所需,也是现代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课内容时,我会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以“北京奥运会”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奥运会为什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原因是什么”之后,我再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并穿插讲解奥运会的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组织学生对历届奥运会口号进行分析解读,从而让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培养学生一定的体育素养。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在促使学生正确体育锻炼和健康观念、培养其体育习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体育锻炼始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但身体素质的提高关键还在学生,因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和健康对人生發展的重要意义,鼓励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芳红.新课改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方法探讨[J/OL].学周刊,2019
[2]张仁国.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