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丽
摘要:本文着重从安塞区高级中学学生文化底蕴现状以及安塞本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运用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论述,旨在把《文化生活》这本书讲活,且能经过层层的抽丝剥茧后见真知。
关键词:安塞区高级中学学生;现状;文化生活;运用
作为普通的高中政治老师,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去繁从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既抓住了文化(中华文化)的本质,又丰富和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增添一些文化底蕴,培养他们一些儒雅的品格。
一、安塞区高级中学学生文化底蕴现状。
(一)父母文化程度低,孩子启蒙教育不到位。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的父母大多都在40岁左右,他们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加之大多人都出生在农村,受教育较少,文化程度较低,他们在孩子的幼年时期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文化熏陶方面的几乎是空白;20世纪末,安塞的计划生育正好是个松懈期,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里孩子普遍都比较多,因此,每个孩子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也就少了。
(二)乡镇基层教育落后,孩子文化基础差。在安塞,绝大数学生的学前、小学、初中教育都是在乡镇上度过的。这几年来,乡镇学校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流动太过频繁,年轻人都不愿意呆在乡下,能坚持三年的都很少,所以我们的学生一直都处于对不同老师的适应上,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差。这些因素都是导致这些农村孩子文化基础差的原因。
(三)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众所周知,安塞区高级中学的学生都是经过各大名校挑选后留下的。学习不好的学生普遍都有一些特点: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到了高中学业负担重,他们本 身对高考的这6门科目的学习就已经相当吃力,就更不会利用课外时间去读其他书了,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学生除了基本的学校教育之外,就是看电视上网,很少有人读名著读经典的。
(四)社会实践和体验较少。以我带的高二文七和文八为例,100多人中,去过西安的人少的可怜,更不用说出省了,大多数孩子最远就去过延安。视野的狭窄,内心的不充盈都让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动力,没梦想,没追求。当然,这些和家庭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格局都是直接关联的。
二、安塞本土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中的运用。
(一)整合安塞本土文化资源。
1、历史文化资源
安塞,取“安定边塞”之意,因“上郡咽喉,北门钥匙”的地理位置的缘故,在古代是连接华夏游牧民族与中原的要道,在近代则促成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在当代,作为石油大县的它为延安、乃至陕北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民族交融的安塞。每每涉及安塞人的祖先时,我们的学生都会以“匈奴”人自居。其实,从商周至明清的三千多年时间,鬼方、白狄、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踏足这篇土地。战争把彪悍、奔放的游牧民族与老成、持重的汉族交织揉合在一起,造就了安塞人豪爽、敦厚、粗狂的性格,这是地域和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
(2)传统光荣的安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安塞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中央在延安的重要后方基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竞赛”就源于安塞;建国后被毛主席誉为“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也诞生于安塞;被国民党军队视为“烂袄游击队”的塞西支队,在抗击胡宗兰带领的國民党军队时,以弱胜强,屡建奇功。
2、民俗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是指形成于民间,并保留到现在,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文化。安塞的民俗文化主要有腰鼓、剪纸、民歌和农民画。
(1)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又名“花鼓 ”,以气势磅礴
见长,表演人数一人到上千人不等。腰鼓一起,华夏大地都为之震颤。2009年,安塞千人腰鼓方阵在北京庆祝祖国母亲60年华诞;安塞腰鼓少年曾多次走出国门,奔赴法国、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2016年,八一影视制片厂又在安塞拍摄了电影《鼓魂》,并在中央6套播放。如今,安塞已被誉为“中国腰鼓之乡”。
(2)安塞剪纸。安塞剪纸,当地人俗称“窗花”,又称“古时花”。安塞剪纸被誉为“游牧民族的文字”,简洁,古朴,内容宽泛,栩栩如生。安塞剪纸的代表作有:王占兰的《马》、《猎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白凤兰的《牛耕图》被刊登在《中国画报》上。1993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
(3)安塞民歌。陕北民歌以从安塞走出去的王二妮最有名。陕北民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吼出来的,这点恰似我们陕西人的“秦腔”。总的来说,安塞民歌的内容大致分为“酸曲”和“红歌”两大类,酸曲主要描述的是男女之爱,红歌主要描绘了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场景。安塞县,名副其实的民歌之乡。
(4)安塞农民画。艺术源于生活,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对当地人们生活和工作场景的一种生动的展现。安塞的农民画和安塞剪纸、安塞民歌共同给我们勾勒了无数个安塞人生存的画面,其中以《奔马》、《走西口》最为代表性。
3、建筑文化资源
(1)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陕北窑洞属于晋派建筑的范畴。陕北的窑洞都都经历了土窑到石窑的演变。现在去农家很多窑洞,里面的装饰和布置都已经很现代化了,这是适应时代的结果。(2)陕北人酷爱“炕”,住窑洞的时候睡的是炕,即使现在很多人住进居民楼仍然会在卧室里做一个大大的炕。以前的炕是土做的,后来慢慢的由水泥代替,今天很多有暖气的房子都是用木板做的,且中间是空的。
(二)教师选用相应文化素材进行探究设置
新课改理念下,真正的高效课堂重在让学生自己从探究活动中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对课本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在讲解传统建筑时,可以选取安塞的窑洞作为素材,在讲解传统文艺时,可以选取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作为素材;在讲解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时,可以选取陕北的窑洞,与世界其他建筑加以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这一框时,我专门设置了一个场景:大学毕业后,我们文七的几个同学合伙在西安开了一个民俗文化公司,第一个分部就设在安塞。他们公司主要涉及安塞腰鼓的培训和服装的制作、安塞剪纸工艺的培训以及成品剪纸的销售等。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经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链,营业额大幅提升,公司规模也不断扩大。这样的情景设计下,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得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及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的结论。
(三)课堂教学让学生生动呈现。
随着教学事例生活化后,安塞的本土文化资源也走进了学生的音乐课和美术课。也就是说关于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民歌、安塞农民画等的基本素养学生已经学习了,在政治课堂中,我们只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活学活用。比如:《文化生活》开篇的时候 ,我们高二文七的野金明同学就现场唱了一首《一对对鸳鸯水上漂》,顿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氛围即刻形成。我就是希冀在这样的场景中愉快的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又比如:《文化塑造人生》中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个知识点,我是这样处理的:我让我们文八的两位腰鼓社团的同学进行了1分钟的即兴表演。腰鼓声一起,整个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瞬间产生,好多同学都说他感觉自己满满的都是力量,就好像在革命年代,有往前冲的举动。这就是我要的效果,有了这样的感受,说明这节课的效果就达到了。
要把《文化生活》上好,简单而又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多下功夫,多挖掘安塞乃至整个陕北的本土文化资源,争取把这本书上的鲜活又富内涵。
参考文献
[1]张飞《中学政治教学素材选取与应用策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
[2]李姝《血色浪漫》透出陕北民歌演唱技巧与风格[J].电影文学,2008年
[3]郭志东《安塞腰鼓》[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