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贤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枯燥的传统教学完全没办法满足数学课堂教学。初中数学主要以兴趣教学为主,真正的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并在这过程中对答案进行探索,寻找其中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自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那么,该怎么开展这种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热爱数学呢?本篇文章便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提高人们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数学也是很多学生感到头疼的学科,总是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本文重点要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影响
在偏远地区的学校中,许多老师的观念都比较传统,达不到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对数學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在数学学习中浪费太多时间,从而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造成了严重阻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也不符合现代小学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许多初中数学课堂中,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解数学公式以及一些计算步骤,把这些都罗列给学生,让学生按图索骥地学习数学,如果问题稍有难度,就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解决起来感到特别的困难,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阻碍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造成了学生讨厌数学的现象。
(三)师资力量落后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一个老师具有渊博的数学知识,以及幽默的教学方法,并且能够使课堂氛围融洽、活跃,具有高超的数学教学能力,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然而,面对着双语教材,许多老师的观念以及知识能力达不到要求,没有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讨厌心理,不愿意上这个老师所讲授的课程,从而发展到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不利于初中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
二、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富有趣味的东西,都能引起人们的思维,从事有兴趣的活动。教师是人类灵魅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黙化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养成。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一学科的任课教师而连带着不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最终影响了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面前尽量做一名学生喜爱的教师,将自身对这门学科的影响变为积极的正面力量。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办事公正,平等待人,语言风趣幽默,能随机应变,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首先对所教学科的人产生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老师的课堂风趣幽默,非常吸引学生,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还完成了教学目标,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实施教学,通过大屏幕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坐标系的特点,通过计算机的图形处理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坐标系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和复习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帮助很大,复习能使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得到巩固,预习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大致了解,上课时更有重点地听讲,态度积极主动,作业也能准确迅速完成,学习成绩提高随之得到提升,这样,他们的学习也逐渐形成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在预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知识,有一种成就感,这本身也是兴趣的重要源泉之一。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能够把知识加以运用,通过预习和复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因此,通过让学生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来增强他们的求知兴趣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四)引进游戏元素,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的学习应让学生自主发现,若是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注重灌输知识,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那么既不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扼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终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竭尽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初中生他们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学习,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开阔思维,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柴丽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9.
[2]于学志.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