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赛梅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充当着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僵化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进而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鉴于此,笔者就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作以分析探讨,旨在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促进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问题;直观;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日益成为了教育界的新秀。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目标效率较高和完成教学任务效果较好的课堂。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要想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课堂,就必须要勇于革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并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地理的学科特点出发,对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积极地调整与优化,以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地理教学更具趣味性、生动性与有用性。
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强化动机培养
思维,往往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于初中生这一教学群体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是从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要想促进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贴合教学内容来巧妙设疑,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以便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在教授新课《世界的气候》之初,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安徽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哪里吗?为什么人们夏天喜欢去那里度假?”随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天堂寨风景区、天峡风景区、万佛湖和碧山龙泉洞的图片。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又向学生出示了春节时北方和南方的不同景象,并继续问道:“每逢新春佳节,有人流连忘返于黑龙江的冰灯节和冰雕展,也有人在海南三亚的海滨浴场享受假期。为什么我国南北方的景观相差如此之大?”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为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直观教学,突破难点,深化理解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凭借自身形真情切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宠”和广大一线教师的首选教学辅助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给学生以新颖、有趣的学习体验,而且还能够将地理知识变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在教学《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节的过程中,为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突破教学难点内容,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黄河的水系图,并将黄河上、中、下游所流经的地形区重点标示了出来。之后,我对学生说道:“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黄河的中游是黄土高原,由于河水中攜带有大量的泥沙,等到流经下游的华北平原时,使得泥沙在河底淤积,久而久之河床抬高,这便形成了‘地上悬河’。”接下来,我再次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黄土高原的纪录片,以使学生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进行直观感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三、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培养核心素养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地理课堂应是互动、多维、活动性的课堂。基于此,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习得新知识和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以《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这节内容的教学为例,待引导学生区分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差异,分析了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城市、乡村、牧村、渔村中的居民,并根据自身角色的需要,将自己融入特定的生活场景之中,从日常行为、接触人群和生活环境等几个角度来展现角色所在聚落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且各小组都能够较为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此,通过让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来对地理知识进行自主建构,既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且探索永无止境的命题。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并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肖庆兰.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江西教育,2017(24):38-39.
[2] 韩彦红.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2015(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