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

2019-09-10 05:30海日古丽·吐拉甫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供给侧改革

海日古丽·吐拉甫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让“供给侧改革”走入大众视野,在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倡导之下,在经济、政治、教育大融合的今天,教育的发展聚焦全民目光。教育是国之根本,高校作为教育践行的主要场所,在新经济形态下进行适应社会时代的改革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方式,如何开发“供给侧改革”思维愈发重要,我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熏染下形成了强灌的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作为独立发展个体的自主性,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讨论高校应该如何将教育中心转向需求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思想教育;供给侧需求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信仰等教授给受教育者,在此基础上改变受教育者的行为方式,幫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授内容及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必须足够吸引人、同时还必须是社会的精粹,在保证供给侧产品有代表性、有教育内涵、新鲜的基础上,需要对受教育者给予目的性的暗示和引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在这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将面临着多变、多元的舆情和思潮,如何应对新的处境?这就需要高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思维”。

一、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意义

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为社会培养接班人,其地位的特殊性要求高校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必须深度引导,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崇高的政治信仰,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体制提供的政治教育思想大不相同,要想保证政治教育有良好的效果,科学合理、紧跟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育体制不可或缺。只有保证供给内容的优质、科学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接班人。另外,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其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也对教授效果起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极高的向师性,教师团队必须保证较高的政治觉悟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内容和主体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成果的水平,只有科学、合理的教授内容和先进、专业的教授团队,才能保证一流的教学成果。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供给侧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不成体系,政治、法律、道德等内容互相独立,各自的教授者也只为完成各自“任务”,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互补,不同的教授方式导致学生接受存在极大争议。另外,现在的教授主体还只是局限于校园,教师由于封闭校园环境的限制所学大部分来自理论,社会力量的缺乏导致思想教育资源的单一、封闭、不跟时代。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只是单方面的接受理论,缺乏有效的实践和有力的社会引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同社会环境脱离。

(二)供需差异大

随着素质教育的倡导、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自主、自由”成为越来越多当代新青年的口头语,他们更加向往社会认同、重视自我成就,希望拥有积极正确的政治信仰,这一切都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停留在以教授知识为主的阶段,专业课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比仍遥遥领先,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诉求。同时,高校现有的政治思想教育大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授内容大都由老师和学校规定,学生被动参与,偶有交流会、研讨会、主题讲座也也只为完成任务,而没有根据学生的世纪需求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当前有部分高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资源的开发,但是大都是“换汤不换药”,主体内容依旧是陈词滥调,无创新、同质化严重,甚至有些“产品”低俗、极端、脱离社会现实,完全无法得到学生认同,极大的浪费了社会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基于以上问题,供给需求之间的不平衡极大地打消了学生受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

三、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

(一)丰富内容和主体,提高学生能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去的理想成果,供给内容和主体是关键。一,供给内容质量要提高。高校必须祛除固化思想,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相结合,让他们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做到求同存异,供给内容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需要结合社会热点和学生需求,做到高质有效的供给。高校现有的思想教育资源产出注意均衡化,剔除低质、同质、脱离实际的教育素材,集中精力,结合学生自身线上线下两方面合力打造精品,以此提高教育成果的实效。二,供给主体要多元化。摒除之前只有教师、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适当的引入社会名流、企业家、成功人士、模范代表等各类主体,利用他们的现身说法从实践层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注意各个主体之间的良好沟通,让学生在各个社会热点和舆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有意识学习。

(二)完善供给环境,改变供给方式

好的供给环境,完善的供给制度和因人制宜的供给方式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要件,因此高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第一,建立完善、系统的制度,保护好的教育资源。首先,要有制度化的组织机构、人才供给和领导组织;其次还要引入完善的监督、舆论机制,要有合理的奖惩机制来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以此保证“有效科学供给”;最后还要注重校园本土文化的保护,在本土文化之上体现人文情怀,借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境的浸染式教育。第二,供给方式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填充。例如:针对少数民族实行特定的内容,谈话交流式可选。除此之外学校应当给学生提供实践途径,帮助他们验证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结束语

提倡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大势所趋,各高校只有转变以学校为主的灌输式说教思想,优化“供给侧”内容和教授方式,才能帮助祖国的未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崇高的信仰。只有这样,当代新青年才能更好的了解祖国,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王学俭,杜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6):119-123.

[2]汤涛.略论供给侧改革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81-84.

[3]张晓曦,王克婴.供给侧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新视角[J].经营与管理,2016(9):143-145.

[4]靳小川,马颖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7(3):162-163.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供给侧改革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