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 范翠竹
摘 要: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课堂构建并非依赖教师机械化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称之为有效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教学还要推进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引导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教师在此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教学重任与压力。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新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参与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师孜孜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笔者基于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构建。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数学与生活联系
创设生活化情境已经成为数学课堂的常态,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多维度扫描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将抽象数学知识与生动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在数学知识生活化和教学情境生活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積极性。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概念,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拿出提前制作的10张小卡片,在课堂上做分卡片的小游戏。首先,引导学生按照每堆数量一样多的标准进行分配,看看10张小卡片能分成几堆。学生在反复尝试后得出结论,可以分成1、2、5堆。这时候,教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学生将10张卡片分别按照3、4、6、7、8、9进行分配,再观察结果是什么。当出现多余的小卡片时,教师可以抓住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为什么会有多余的卡片存在?”以此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坚持以问导学,在质疑中强化学生思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对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以“问题解决”为最终目标指向,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长方体外框后,可以随意指其中的一条棱,引导学生推测棱的长度,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依据。在动手操作取下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是否可能复原长方体大小,引导学生思考最少需要保留几条棱才能复原长方体的大小。在问题引导下让学生找到知识本质,提高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三、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彰显学生主体意识
素质教育理念思想倡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转变传统的应试思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推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感知数学学科魅力,实现知识内化。
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信息编写一道两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综合算式。比如给学生呈现两个小朋友到超市买文具的情景,文具区摆放的物品有讲义夹7元,订书机12元,书包24元,水彩笔15元,笔记本6元,钢笔35元,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解答问题。在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任务和与同伴探究算式算理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变化,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四、呈现梯度化习题,发展各层次学生技能
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样化的习题练习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数学课结束后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进行梯度式分层作业布置。这样不仅能保持学生钻研数学的积极性,还能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查漏补缺中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这是乘法知识的拓展延伸。在引导学生巩固算法算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习题练习中实现知识技能的深化,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与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题的设置上,可以给学生布置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甚至拓展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在基本算理的掌握中实现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用心引领,是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坚持生本思想,从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数学与生活联系;坚持以问导学,在质疑中强化学生思维;开展自主探究教学,彰显学生主体意识;呈现梯度化习题,发展各层次学生技能等方面着手,以此使得数学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学生焕发蓬勃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汪祝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05):63.
[2]刘志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03):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