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兰霞
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及家长等不同思想、情感和利益的人组成的复杂系统,这决定了学校管理一定是繁杂而又具体的、细致而又灵活的的一项工作。因此,校长既不宜大刀阔斧,更不能碌碌无为,要在不断变化中寻求动态的平衡。
科学上所谓动态平衡是物质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情况下的宏观平衡,在学校管理中,是指校长在细微复杂的校园环境中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平衡好各种关系。下面把我在近年来学校管理中感触最深的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选择管理方法与增强校长自身素养的动态平衡
有家长打电话问我:前几年流行虎爸狼妈教育,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又有专家说尊重、平等、开明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推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到底哪一种方法更好?我回答他:训练有素的士兵用烧火棍都能打败敌人,没有经验的人拿最先进的武器却只能伤害自己,家庭教育没有绝对的好方法,关键在于家长自身的素养。
同理,学校管理的关键在于校长自身的素养。有的学校热衷于学习名校的经验。从当年的杜郎口洋思,到今天的十一学校清华附中,每天去参观学习的人排成长队,最终学成的却没几个。别人能够成功,说明方法本身没问题,但不一定适合每一所学校,生搬硬套,只会适得其反。校长的一个重要素养就是对自己学校校情的准确判断,并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和不同的时间场合,灵活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最适合校情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坚持下去,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二、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的动态平衡
制度在任何管理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抓手,但在学校管理中,人性化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原因有:
1.教育工作是一项评价多元化的职业,不像企业那样要求工人几点钟上下班、要完成多少产品那么简单。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可以要求教师按时进教室上课,却很难对课堂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更无法硬性要求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身心投入,确保教学质量。学校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只有每位老师都发自内心的想干事,都想把工作做好,学校才有发展。而做到这一点,仅靠制度管理强制性要求是远不够的。
2.学校的工作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完成的。不仅教师,连保洁、门卫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个人都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有序开展,但制度的局限性决定了永远只能符合部分人的利益,不可能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如最重要的绩效工资制度),而公办学校校长的管理权非常有限,仅依靠制度也无法对所有人形成有效约束力。是制度多一点,还是人性化多一点,因校情不同,侧重点也不一样。近年来,在不断健全制度的前提下,推进人性化管理,我的主要做法有:(1)引领。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要求教师们做到的,校长和行政人员必须带头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2)尊重。教师职业清贫且辛苦,教师们最需要得到是尊重-------不仅来自学生、家长,来自学校领导的尊重更容易让教师们感动。(3)信任。中小学的教学工作难度不大,只要肯学肯干,所有教师都能做好。只有每个人都充分发挥特长,学校才能全面发展。(4)服务。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服务者,必须要有服务意识,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归属感,愿意为学校为学生多付出多奉献。(5)交流。多渠道与教师沟通,了解想法征求意见,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隔阂。学会倾听,就算教师说得不一定正确,至少能给自己一些启发和思考。(6)引导老师们关注学校命运,让全体教师感受到学校发展的成果,并从学校发展中受益。
三、“带头”与“放手”的动态平衡
有人认为学校的工作头绪多,事情杂,而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方面都能做好,校长应该不参与具体的事情,做好宏观管理就可以。从管理学上来说,这种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学校与一般企事业单位不同,学校的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仅仅依靠行政命令很难让教师们信服,有的事校长必须要带头去做,而且必须要做得很好,如:
1.自己份内的工作必须出色。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兼有教学任务,不管行政工作多忙碌,都不能让自己的教学比其他教师逊色;其他份内工作也尽全力做到最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代表着自己的形象。
2.自己擅长的事情积极去做,既给其他人树立样板,也为自己树立威信。学校的薄弱项目需要自己带头弥补。既然成为弱项,极可能是其他人很难做好,或者干脆被认为做不好的事情,如果能克服困难带头做好,校长也许能成为教师们眼中的英雄。
3.前瞻性的工作必须自己来做。中层一般都忙于眼前事,学校的下一步的工作和长远发展规划需要校长勤于思考谋划并及时布置。忙时做紧急事,不忙时做重要事。评价与反馈工作必须亲自参与,才能对学校的人和事有比较准确的了解。
4.注重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就是在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发现与摸索管理的规律性,按照管理的规律来办事,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原则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理论中著名的“二八原则”告诉我们:20%的因素往往决定事物80%的结果。举例来说,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电话是来自20%的朋友;80%的总产量来自20%的产品;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中……“二八原则”给我们的启发主要是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岗位。抓住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5.精细化管理还要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需要在整体目标确定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学校内部各部门、组织的职责,需要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责任到人。比如学校的水、电、卫生,实验室、功能室、电教室,校园网络、后勤保管等都要落实到具体人头,明确各自职责,而且有专门领导进行对口指导与监管,定期检查、考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只有做到时时有人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才有可能产生巨大效应。
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如: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的动态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动态平衡、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动态平衡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行使管理的主动权越来越大,校长的观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因此,校长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大胆进行观念创新,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课程改革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經常进行“加油充电”,真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真正达到观念创新,与时俱进。
准确把握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尺度,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保持思路清晰,避免陷入疲于应付的尴尬。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黎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