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莹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力的培养关乎一个民族的长久发展,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职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学生的自身发展,也影响着电工电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本文将围绕在高职电工电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教学;电工电子;学生创造力;培养
电工电子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项重要课程,它的理论性较强,在反映生活现象本质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用人单位对技术性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职电工电子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个性,树立“榜样”效应,尊重创新成果,是电工电子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四个重要方面。
一.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对认识创新规律和创新方法,再逐渐形成创造思维,提升创造能力。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方案,通过符合职业新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创新的本质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和升华以达到更高地层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为学生能够做到创新奠定基础,同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树立自信,激发创新热情
1.为学生树立电工电子课程的学习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方向,如果丧失目标,就如同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失去了导航一样迷失方向。所以,学生在高职电工电子学习中首先应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除了学生个人树立目标之外,学院、教师和班级都要有具体的目標,分为长期目标、阶段性目标和短期目标,有了目标老师和学生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积极行动起来,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才能取得或多或少的成绩,积少成多,在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中逐步树立学生学好电工电子课程的信心。
2.培养学生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兴趣
创新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电工电子作为高职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其专业性较强,是电工基础、电路基本分析、数字电子、模拟电子等电类基础学科的共称。课堂教学中听上去繁杂枯燥,不以兴趣作为学习支撑点,学生渐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学生学习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锐意进取,培养创新个性
在电工电子教学中,老师要积极激励学生自律、自励、自强,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积极进取的勇气,在学习中不要依赖和等待,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知识。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或者每届学生、每个班学生都会有独特的集体特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这些不同的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电工实习技能培训中,只进行操作是不行的,需要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还要勇于探索新知识,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操作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在低压电器安装实训课上,我故意设置障碍,让学生相互“对战”,有相互启发,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排除故障,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榜样”效应,激发创新共振
在学院和班级树立创新“榜样”,为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以创新“共振”激励学生进步。在学生中间形成知识共享、坦诚交流、开放包容的学习风气,相互为师、扬长避短、相互借鉴、思想相互渗透的好风气,通过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影响和带动整个集体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电工电子实习课堂上,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老师所讲课程的技术要点、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等,他们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快速掌握操作技巧,是班里的技术高手,老师可以将他们作为全班学习的典范和超越的目标,在相互学习和竞争中全面提高整个班级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创新活动。
五.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创新成果
改变以往的学生以教师的要求去机械的完成课题或学习任务的做法,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材料的准备,工具的选取,独立制定或学生互相之间讨论制定方案和操作流程,尽量独立完成课题或学习任务,是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只要是与众不同、来源于本人的具有独特见解的思想或新成果,教师要立刻捕捉,大加赞扬,利用“小火苗做大文章”,借助创新的火花让学生获得努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会做的更好,这样学生的创造学习欲望更容易被激发。创造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组合体,它不是独立的,也不是个别的一种能力。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或强烈或未发掘的创造欲望,因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人得以发挥,有的人未发挥出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具有创造性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自主性,要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进行引导,培养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六.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也是创新精神的发扬和创造力的进步,创造性思维又决定在创造力,它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以此为基础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国家的进步,都需要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创造力。高职电工电力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课题,这项课题的完成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对高职教育模式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努力推行创新教育,将高校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素质教育上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优秀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电工电子实验考核模式改革初探[J].杨怀宇,王晓丽,薛海鹰.中国电子教育.2019(02)
[2]高职院校电工电子翻转课堂建设方案设计[J].杜柏林.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
[3]电工电子实训中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融合[J].王燕,曹建建,王红敏.科技视界.2017(08)